[发明专利]一种聚变堆氚增殖包层用Fe-Al/Al2O3阻氚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84964.4 | 申请日: | 2016-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8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劳远侠;汪渊;牛文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02 | 分类号: | C23C14/02;C23C14/16;C23C14/35;C23C14/58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赵正寅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变堆氚增殖包层用Fe‑Al/Al2O3阻氚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涂层由Fe‑Al扩散层及其表面原位氧化生成的Al2O3薄膜组成。本发明的Fe‑Al扩散层中钢基体一侧的纳米晶界可成为Al原子向钢基体内部扩散的通道;扩散退火时,Al原子沿纳米晶界向钢基体内部迅速扩散,这将大大降低涂层和界面处Al元素的含量,抑制高铝化合物(Fe2Al5,FeAl3,FeAl2等)的形成;涂层中,低铝化合物(FeAl)的形成降低了Fe、Al元素的成分梯度,抑制了柯肯达尔空洞的产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变 增殖 包层 fe al sub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聚变堆氚增殖包层用Fe‑Al/Al2O3阻氚涂层,所述涂层由Fe‑Al扩散层及其表面原位氧化生成的Al2O3薄膜组成;其特征在于:Fe‑Al扩散层中,钢基体一侧粗糙度为1.0~2.0μm,钢基体表面形成纳米晶体结构,晶粒尺寸为30~50nm;所述Fe‑Al扩散层的厚度为2~14μm;所述Al2O3薄膜的厚度≤1μm;采用超音速微粒喷丸的方法对基体进行喷丸处理,再采用磁控溅射法在基体上镀制纯Al涂层,然后进行扩散退火和原位氧化热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清洗后的基体材料固定于超音速微粒喷丸设备的喷嘴前对其进行喷丸处理;其中,超音速微粒喷丸设备的载气压力为1.0~3.0MPa,喷嘴行走速度为1~4mm/s,喷丸介质为球形氧化铝粉,喷丸直径为40~80μm;(2)将步骤(1)得到的经表面喷丸处理的基体材料放置于磁控溅射真空室中进行射频磁控溅射镀膜;其中,真空室真空压力≤1.0×10‑3Pa,溅射功率为70~140W,溅射沉积时间为45~180min,溅射时通入Ar,Ar气压为0.25~0.5Pa;(3)将步骤(2)得到的基体材料置于真空退火炉中进行扩散退火,退火温度400~650℃,退火炉真空压力≤1.0×10‑3Pa,退火时间2~5小时;退火完成后,调节真空压力≥1.0×10‑1Pa,温度升至650~900℃,对涂层进行原位氧化,保温1~3小时,随炉冷却、出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8496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功补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撑墙组件、空调器室内机组件及空调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