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菥蓂雏菊茶膏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25841.3 | 申请日: | 2016-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41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21 |
发明(设计)人: | 柴华;许凌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柴华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A23F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菥蓂雏菊茶膏的制备方法,所述的菥蓂雏菊茶膏以菥蓂、雏菊叶、乌龙茶为主要原料,经过原料预处理、打浆处理、茶粉提取液制备、混合、发酵、酶处理、均质、升华干燥、粉碎、茶膏制备、干燥杀菌、包装等步骤制备而成。本方法加工的茶膏以绿色健康、营养丰富、来源广泛的菥蓂、雏菊叶、乌龙茶为原料,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丰富了茶膏的新品种及茶膏的营养成分,而且提高了成品茶膏的保健功效,协调增效明显,将原料经过两次蒸汽杀青,能够去除原料中的苦涩味,改善成品茶膏的口感和品质,成品茶膏携带便利、色泽稳定、口感纯正、提高了原料的利用效率和经济价值,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和中开胃、清肝明目、疏风解表保健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雏菊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菥蓂雏菊茶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A.原料预处理:选取新鲜的菥蓂、雏菊叶、荠菜、红薯藤,清水清洗后取10kg的菥蓂、5kg的雏菊叶、2kg的荠菜、1kg的红薯藤混合均匀,制得混合原料,将混合原料进行蒸汽杀青,杀青温度为128℃,杀青时间为35s,杀青后将原料放入质量分数为0.3%的亚硫酸氢钠溶液中浸泡30min,浸泡后将原料去除用清水清洗后再次进行蒸汽杀青,杀青温度为125℃,杀青时间为40s,杀青后摊凉散热;B.打浆处理:将二次杀青后的10kg混合原料放入10kg的浓度为2.2%的维生素C溶液中浸泡60min后进行打浆,制得原料浆液;C.茶粉煎煮液制备:将乌龙茶进行清水淋洗,在53℃的环境下进行干燥,干燥后将乌龙茶放入蒸茶捅内,用115℃的蒸汽蒸25s,蒸后摊凉至室温,冷却后将乌龙茶进行超细微粉碎,制得原料茶粉,向10kg的原料茶粉中加入32kg的饮用水,在85℃恒温水浴环境下进行煎煮提30min,冷却至室温,煎煮后采用双重纱网进行过滤,上面一层为100目,下面一层为140目,过滤得滤液一及滤渣,滤渣再用20kg的纯净水在90℃环境下进行煎煮20min,冷却至室温,过滤得滤液二与茶粉滤渣,将滤液一与滤液二混合,在60℃的环境下浓缩至原体积的30%,制得茶粉煎煮液;D.混合:取原料浆液10kg、葛仙米汁3kg、茶粉滤渣3kg、黄金果汁2kg、枸杞芽糜1kg、百合花糜1kg、羧甲基纤维素钠0.1kg、海枣酸钠0.05kg,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液;E.发酵:将金花菌按照0.35%的接种量接入到培养基中,在27℃,120rpm摇床上震荡培养24h,得到金花菌菌液,向10kg的混合液中加入0.1kg的金花菌菌液,搅拌均匀,在36℃条件下培养100h,得到混合发酵液;F.酶处理:向10kg混合发酵液中加入0.04kg的果胶酶、0.06kg的纤维素酶、0.02kg的糖化酶、0.01kg的风味蛋白酶,混合均匀,在47℃的环境下进行酶解80min,制得混合酶解液;G.均质:将混合酶解液均质处理,温度为85℃,均质压力为30Mpa,重复均质2次;H.升华干燥:将均质后的混合酶解液在‑26℃条件下,冷冻12h,然后在装载量按17kg/m2、工作压力65Pa、解析压力38Pa、温度45℃的条件下干燥,制得混合料;I.粉碎:将干燥后的混合料进行粉碎,粒径为210μm,制得混合粉;J.茶膏制备:向10kg的混合粉中加入4kg的茶粉提取液、1kg的荸荠汁、1kg的玉竹汁、1kg的牛蒡汁,调配成糊状,定型制成菥蓂雏菊茶膏;K.干燥杀菌:将菥蓂雏菊茶膏放入到烘箱中,79℃条件下烘干5min,37℃条件下回软40min,53℃条件下烘干至菥蓂雏菊茶膏含水率为16%时停止烘干,烘干后对菥蓂雏菊茶膏进行杀菌,杀菌温度为125℃,时间10s;L.包装:将杀菌后的菥蓂雏菊茶膏在真空无菌环境中用食品级包装材料进行包装,检验合格后,常温干燥环境中储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柴华,未经柴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2584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