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针织布外观的组织结构的织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93569.8 | 申请日: | 201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37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霜;李家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冠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3/00 | 分类号: | D03D13/00;D03D15/00;D02G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33668***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针织布外观的组织结构的织造方法,其穿综法为从前朝后起穿,总10片综,222根/循环1‑2‑3‑4‑5‑1‑2‑3‑4‑5‑1,6‑7‑8‑9‑10‑6‑7‑8‑9‑10‑6;其起综法为从前朝后起综,28纬/循环1)1‑4‑5‑7‑8‑9,2)2‑5‑6‑8,3)2‑3‑4‑6‑9‑10,4)1‑7,5)2‑5‑6‑8,6)1‑3‑7‑10,7)2‑6,8)1‑4‑5‑7‑8‑9,9)2‑5‑6‑8,10)2‑3‑4‑6‑9‑10,11)1‑7,12)2‑5‑6‑8,13)1‑3‑7‑10,14)2‑6,15)1‑2‑4‑5‑6‑7‑8,16)1‑3‑5‑7‑9,17)3‑6‑9‑10,18)2‑4‑8,19)1‑3‑5‑7‑9,20)2‑4‑8‑10,21)3‑9,22)1‑2‑4‑5‑6‑7‑8,23)1‑3‑5‑7‑9,24)3‑6‑9‑10,25)2‑4‑8,26)1‑3‑5‑7‑9,27)2‑4‑8‑10,28)3‑9。其中,第2、4、7、9、11、14、16、18、21、23、25、28投乙纬,其余甲纬。用多组分原料的异收缩配合组织结构的变化,形成仿针织布的风格,利用丝线浮长的长短、位置、收缩性,及双层组织与单层组织的衔接,设计出仿针织布的外观和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 外观 组织 结构 织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仿针织布外观的组织结构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喷水织机制织;其穿综法为从前朝后起穿,总10片综,222根/循环:1‑2‑3‑4‑5‑1‑2‑3‑4‑5‑1,6‑7‑8‑9‑10‑6‑7‑8‑9‑10‑6;其起综法为从前朝后起综,28纬/循环:1)1‑4‑5‑7‑8‑9,2)2‑5‑6‑8,3)2‑3‑4‑6‑9‑10,4)1‑7,5)2‑5‑6‑8,6)1‑3‑7‑10,7)2‑6,8)1‑4‑5‑7‑8‑9,9)2‑5‑6‑8,10)2‑3‑4‑6‑9‑10,11)1‑7,12)2‑5‑6‑8,13)1‑3‑7‑10,14)2‑6,15)1‑2‑4‑5‑6‑7‑8,16)1‑3‑5‑7‑9,17)3‑6‑9‑10,18)2‑4‑8,19)1‑3‑5‑7‑9,20)2‑4‑8‑10,21)3‑9,22)1‑2‑4‑5‑6‑7‑8,23)1‑3‑5‑7‑9,24)3‑6‑9‑10,25)2‑4‑8,26)1‑3‑5‑7‑9,27)2‑4‑8‑10,28)3‑9其中,第2、4、7、9、11、14、16、18、21、23、25、28投乙纬,其余甲纬,竖直为经线,横向是纬线,第四根经在第4到第7根纬上有连续4根浮长,其中上部两根浮长可以盖住右侧两根经的三个经浮点,下部两根浮长可以盖住左侧两根经的三个经浮点,形成局部双层组织结构,浮长线的上部向右扭曲,下部向左扭曲,形成“S”形的弯曲形态,第2、第4、第7、第9、第11、第14根纬线使用高收缩丝,其他纬线使用常规低弹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冠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冠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9356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起毛钩针
- 下一篇:电化学法回收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