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Kinect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机器人全局栅格地图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86193.0 | 申请日: | 2016-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55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段勇;盛栋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9B2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周智博;宋铁军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Kinect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机器人全局栅格地图构建方法,其特点是:1.移动机器人使用Kinect传感器采集环境信息并建立局部栅格地图;2.将地图中的栅格分为占用、空闲和未知三种状态,每种状态的不确定性用概率值来表示;3.对局部地图采用改进的D‑S证据理论算法进行信息融合;4.使用改进的D‑S对Kinect传感器信息进行融合得到机器人工作环境的全局栅格地图。本发明可以实现机器人对周围环境的检测并能够快速、精确地建立全局栅格地图。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kinect 传感器 信息 融合 机器人 全局 栅格 地图 构建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Kinect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机器人全局栅格地图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步骤(1):移动机器人使用Kinect传感器采集环境信息并建立局部栅格地图;步骤(2):使用概率值表示每个栅格占用状态、空闲状态和未知状态的置信度;步骤(3):对利用Kinect传感器建立全局地图初期栅格状态特点对D‑S证据理论进行改进并将其用于传感器信息融合;步骤(4):使用改进的D‑S证据理论对Kinect传感器信息进行融合得到机器人工作环境的全局栅格地图;所述步骤(3)根据Kinect传感器建立栅格地图的特点,利用改进的D‑S证据理论算法对多幅局部地图进行融合,完成一次环境检测后得到的某栅格的状态为m1,原地图上该栅格的状态为m2;先判断栅格的整体状态,对其进行整体融合已提高融合效率,然后对部分栅格的融合采用Murphy方法解决冲突较大的问题;当m1为未知时,若m2为未知,则融合结果为未知;若m2为空闲,则融合结果为未知;若m2为障碍,则融合结果为障碍;即当完成一次环境检测后,检测到某栅格为未知区,那么将保留原地图中该栅格的状态;当ml为空闲时,若m2为未知,则融合结果为空闲;若m2为空闲,则融合结果为空闲;若m2为障碍,则融合结果需要调用改进的D‑S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算法;即当完成一次环境检测后,检测到某栅格为空闲区,当原地图中该栅格为未知区时,则将该栅格改为空闲区;当原地图中该栅格为空闲区时,则保持不变;当原地图中该栅格为障碍区时,则说明检测结果发生冲突,需要用改进的D‑S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算法进行融合;当ml为障碍时,若m2为未知,则融合结果为障碍;若m2为空闲,则融合结果为障碍,则融合结果需要调用改进的D‑S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算法;若m2为障碍,则融合结果需要调用D‑S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算法;即当完成一次环境检测后,检测到某栅格为障碍区,当原地图中该栅格为未知区时,则将该栅格改为障碍区;当原地图中该栅格为空闲区时,则说明检测结果发生冲突,需要用改进的D‑S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算法进行融合;当原地图中该栅格为障碍区时,因为不同距离检测到的障碍区置信度也不同,为提高障碍区的置信度,采用改进的D‑S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算法进行融合;改进的D‑S证据理论融合算法如下:采用Murphy方法先对几条规则进行平均,用平均证据代替原来的证据,最后再利用Dempster规则组合这些证据;改进的D‑S证据理论融合算法如下:采用Murphy方法先对几条规则进行平均,具体公式如下:m(Θ)=(m1(Θ)+m2(Θ))/2 (1)m(E)=(m1(E)+m2(E))/2 (2)m(O)=(m1(O)+m2(O))/2 (3)上述公式中m(Θ)表示栅格为未知状态的概率值,m(E)表示栅格为空闲状态的概率值,m(O)表示栅格为障碍状态的概率值;用平均证据代替原来的证据,这样就可以降低证据体之间的较大冲突,最后再利用Dempster规则组合这些证据;公式如下:K=m(O)m(E)*2 (4)m(E)=(m(E)m(E)+m(E)m(Θ)*2)/(1‑K) (5)m(O)=(m(O)m(O)+m(O)m(Θ)*2)/(1‑K) (6)m(Θ)=1‑m(E)‑m(O) (7)上述公式中K表示冲突因子,K的大小反映了证据之间的冲突程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8619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A-912线阵列音箱低音等化器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音响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