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构树叶片蛋白质分离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69439.6 申请日: 2016-03-23
公开(公告)号: CN105601702B 公开(公告)日: 2019-03-08
发明(设计)人: 沈世华;王小曼;邳植;彭献军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K1/28 分类号: C07K1/28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张立娜
地址: 10009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构树叶片蛋白质分离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用于分离所有植物叶片蛋白质,具体是采用蛋白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植物叶片蛋白质的分离,包括如下步骤:a)将待分离的植物叶片蛋白质样品进行第一向等电聚焦电泳;b)待第一向等电聚焦电泳结束后取出胶条,进行胶条平衡;c)将平衡后的胶条进行第二向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d)待第二向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束后取出凝胶,进行考马斯亮蓝染色,对染色结果进行扫描及图像分析,完成植物叶片蛋白质的分离。使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分离植物叶片蛋白,有利于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部位——叶片,为运用生物技术手段进一步改良品种,提高植物品质打下基础。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树叶 蛋白质 分离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植物叶片蛋白质的分离方法,是采用蛋白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植物叶片蛋白质的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待分离的植物叶片蛋白质样品进行第一向等电聚焦电泳;(b)待步骤(a)的第一向等电聚焦电泳结束后取出胶条,进行胶条平衡;(c)将经步骤(b)平衡后的胶条进行第二向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d)待步骤(c)的第二向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束后取出凝胶,进行考马斯亮蓝染色,对染色结果进行扫描及图像分析,完成植物叶片蛋白质的分离;步骤(a)中,所述待分离的植物叶片蛋白质样品为采用TCA/丙酮沉淀法获得的来自于所述待分离的植物叶片的蛋白质干粉;步骤(a)中,进行所述第一向等电聚焦电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将pH4‑7且长度9‑12cm的IPG预制胶条浸泡在180‑250微升含有0.5‑1.0毫克所述待分离的植物叶片蛋白质样品的溶液中,12小时后取出所述IPG预制胶条;(a2)将经过步骤(a1)处理的所述IPG预制胶条按照如下条件进行等电聚焦电泳:20℃恒温,按顺序在300V、600V和1000V电压下分别电泳0.6‑1.5小时,然后在30‑90分钟内线性升压至8000V,再在8000V电压下电泳4‑6小时;步骤(b)中,进行所述胶条平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b1)将所述胶条在pH8.6的平衡缓冲液A中平衡15分钟后取出所述胶条;(b2)将经过步骤(b1)处理的所述胶条转入pH8.6的平衡缓冲液B中平衡15分钟;所述pH8.6的平衡缓冲液A的溶剂为水,溶质及浓度如下:8‑12g/L二硫苏糖醇、5‑7M尿素、250‑350g/L甘油、15‑25g/L十二烷基硫酸钠、40‑60mM Tris‑HCl;所述pH8.6的平衡缓冲液B的溶剂为水,溶质及浓度如下:20‑30g/L碘乙酰胺、8‑12g/L二硫苏糖醇、5‑7M尿素、250‑350g/L甘油、15‑25g/L十二烷基硫酸钠、40‑60mM Tris‑HCl;步骤(c)中,进行所述第二向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时,采用的浓缩胶中聚丙烯酰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6%,采用的分离胶中聚丙烯酰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20%;步骤(c)中,进行所述第二向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时,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电泳胶:先在灌胶模具中灌入所述分离胶,静置直至所述分离胶凝固,接着灌入所述浓缩胶,得到垂直胶板,位于所述垂直胶板上部的所述浓缩胶的高度为1‑3cm,位于所述垂直胶板下部的所述分离胶的高度10‑15cm;步骤(c)中,进行所述第二向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经步骤(b)平衡后的胶条放在所述电泳胶的顶端,用质量百分含量为0.8‑1.2%的琼脂糖溶液密封后置于电泳槽上,在电泳槽中加满电极缓冲液后,先在电流为3mA‑5mA的条件下预电泳15‑35分钟,然后在电流为30mA的条件下电泳2.5‑4小时,完成所述第二向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其中,所述电极缓冲液的溶剂为水,溶质及浓度如下:质量百分含量为0.2%‑0.5%的Tris、质量百分含量为1.0%‑1.6%的甘氨酸、质量百分含量为0.05%‑0.15%的SDS;所述植物为构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6943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构树叶片蛋白质分离方法-201610169439.6
  • 沈世华;王小曼;邳植;彭献军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2016-03-23 - 2019-03-08 - C07K1/28
  • 本发明公开了构树叶片蛋白质分离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用于分离所有植物叶片蛋白质,具体是采用蛋白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植物叶片蛋白质的分离,包括如下步骤:a)将待分离的植物叶片蛋白质样品进行第一向等电聚焦电泳;b)待第一向等电聚焦电泳结束后取出胶条,进行胶条平衡;c)将平衡后的胶条进行第二向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d)待第二向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束后取出凝胶,进行考马斯亮蓝染色,对染色结果进行扫描及图像分析,完成植物叶片蛋白质的分离。使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分离植物叶片蛋白,有利于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部位——叶片,为运用生物技术手段进一步改良品种,提高植物品质打下基础。
  • 一种蛋白质等电纯化装置及方法-201710677641.4
  • 周洲;赖兵;陈娇;杨莉;黄迎春;翟祎星 - 赖兵
  • 2017-08-09 - 2017-10-13 - C07K1/2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蛋白质等电点区别进行蛋白质纯化的方法及装置,其原理为在电泳过程中,目的蛋白质在与其等电点相同的缓冲液中几乎不泳动。而杂质蛋白质因为带负点荷或正电荷而向电泳池正极或负极泳动,集中在电极池区域,从而与目的蛋白质分离。采用微孔材料隔离样品与电泳池正负极区域,可以将电泳后的目的蛋白质保留在样品池中。同时电泳过程中电极池缓冲液不停更新,以避免pH极化和各种带电离子浓差极化导致杂质蛋白质泳动停止,并带走杂质蛋白质和极化后累积的离子。
  • 从柠檬酸发酵废水中提取可溶性蛋白的方法-201510829035.0
  • 高秀珍;马钦元;朱海亮 - 山东理工大学
  • 2015-11-24 - 2016-01-20 - C07K1/28
  • 本发明属于蛋白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柠檬酸发酵废水中提取可溶性蛋白的方法。将柠檬酸三钙提取工艺或柠檬酸氢钙提取工艺产生的柠檬酸发酵废水进行过滤、除杂得到液相;向液相中添加柠檬酸溶液,调节液相的残留柠檬酸含量,搅拌,得到料液;将料液进行离心分离,得到固相;将固相使用去离子水进行二次溶解,加入90%以上浓度的乙醇进行二次沉淀提纯,得到料液;将料液经过离心分离,得到固相;固相经过烘干,即得。本发明污染小、成本低、产品质量好、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 用于等电聚焦分离两性电解质的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201510207292.0
  • 杨春;刘国峰 - 扬州大学
  • 2015-04-28 - 2015-07-22 - C07K1/28
  • 用于等电聚焦分离两性电解质的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蛋白质、多肽的分离和纯化技术领域。在底座的一侧开设一长条状凹槽,在设置所述长条状凹槽的底座一侧设置活动上盖,当上盖与底座合上时,对长条状凹槽形成密封。本装置的长条状凹槽即为试验的分离通道,通过上盖的打开,可方便地装载或取出试验用非凝胶固体载体两性电解质,通过将上盖与底座的连接,可将非凝胶固体载体两性电解质密封于分离通道中。通过洗涤本装置,可反复使用,节省试验成本。
  • 利用表面电荷的涂层自组装-201180023964.2
  • 艾米·L·普列托;德里克·C·约翰逊;詹姆斯·M·莫斯比 -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研究基金会
  • 2011-03-28 - 2013-01-23 - C07K1/28
  • 在此披露了用于测量沉积到电极表面并与电极表面接触的材料的等电点pH的一种装置,以及利用等电点pH来形成该材料上具有纳米厚度的多个自组装层的一种方法。因此使用获得的关于基底和涂层的等电点pH值的数据信息来形成上述层是有利的,否则涂层的生长将会受到自身限制。当涂层受到自身限制时,一旦表面电荷被中和,将不会再有驱动力促使固体电解质涂层增加厚度。由于只要任何裸露的电极材料暴露在溶液中,就会存在用于组装的局部驱动力,因此将会生产一种无气孔缺陷的均匀涂层。本发明的自组装步骤,当与电沉积组合时,可应用在增加用于固态电池的自组装层的涂层厚度的领域中。
  • 用于等电聚焦电泳的微型毛细管阵列装置-201010564747.1
  • 曹成喜;李思;郭陈刚;樊柳荫;张薇 - 上海交通大学
  • 2010-11-30 - 2011-07-13 - C07K1/28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化工技术领域的用于等电聚焦电泳的微型毛细管阵列装置。由阵列式电泳槽和微型毛细管组成,阵列式电泳槽设置成两个对称的结构,阵列式电泳槽上刻有凹槽阵列,微型毛细管架设于凹槽阵列。本发明中的阵列装置可根据需要选择一对或多对同时进行IEF,蛋白质样品分离通量可多达几十到上百管。装置上架设的微型毛细管直径和长度较短,能有效减少IEF时间和成本。
  • 一种蛋白质双向电泳方法-200910193330.6
  • 张二华;梁炫强;陈小平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2009-10-27 - 2010-04-21 - C07K1/28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蛋白质双向电泳方法。该方法首先用盐酸胍溶液溶解新鲜制备或冻存的蛋白干粉,再加入终浓度分别为2-5mM的三丁基膦和50-100mM的2-乙烯基吡啶以还原并烷基化蛋白;避光静置反应60-120分钟后加入5-10倍体积-20℃预冷的无水乙醇沉淀蛋白;再用乙醇洗除盐分,晾干或冻干后即得烷基化蛋白。烷基化蛋白用于双向电泳分析时,等电聚焦上样缓冲液中可不加还原剂,胶条的平衡也可简化为一步,同时平衡液中也无需再添加还原剂和/或烷基化试剂。本发明可提高蛋白质的溶解性,以及在电泳过程中的稳定性,简化双向电泳的操作步骤进而减少蛋白的损失。能广泛用于蛋白质组学领域。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