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插指型MOS结构的硅基电光调谐波导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31805.1 | 申请日: | 201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9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肖希;李淼峰;王磊;杨奇;余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2B6/12 | 分类号: | G02B6/12 |
代理公司: | 湖北竟弘律师事务所 42230 | 代理人: | 李晓贝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插指型MOS结构的硅基电光调谐波导结构,涉及光通信领域中的硅基电光可调波导器件。该结构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单晶硅材质的硅衬底、填埋二氧化硅层和单晶硅材质的外延硅层;外延硅层上设置有基于插指型MOS结构的硅基电光调谐波导,该波导包括硅波导下半层、栅氧层和硅波导上半层;硅波导下半层包括下波导区、下平板区和下欧姆接触区;第二电极位于下欧姆接触区上,栅氧层位于下波导区的外表面;硅波导上半层包括上波导区、上平板区和上欧姆接触区;第一电极位于上欧姆接触区上。本发明能够将光场充分与载流子积累区交叠,大幅度提高调谐效率,有利于实现更紧凑、更高效的硅基电光调谐器件。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插指型 mos 结构 电光 调谐 波导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插指型MOS结构的硅基电光调谐波导结构,包括SOI晶圆,该晶圆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单晶硅材质的硅衬底(10)、填埋二氧化硅层(20)和单晶硅材质的外延硅层;其特征在于:外延硅层上设置有基于插指型MOS结构的硅基电光调谐波导,该波导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硅波导下半层、栅氧层(40)和硅波导上半层、以及设置于硅波导上半层上的第一电极(701)、设置于硅波导下半层上的第二电极(702);所述硅波导下半层包括掺杂类型均为P型或N型的下波导区(301)、下平板区(302)和下欧姆接触区(303);下波导区(301)用于承载光场,下波导区(301)的掺杂浓度为1017~1018cm‑3;下平板区(302)位于下波导区(301)的外侧,下平板区(302)用于降低波导串联电阻,下平板区(302)的掺杂浓度为1018~1019cm‑3;下欧姆接触区(303)位于下平板区(302)的外侧,下欧姆接触区(303)的掺杂浓度为1019~1021cm‑3;第二电极(702)位于下欧姆接触区(303)上;所述栅氧层(40)位于下波导区(301)的外表面,栅氧层(40)的厚度为1~50nm;所述硅波导上半层包括掺杂类型相同、且与硅波导下半层相反的上波导区(501)、上平板区(502)和上欧姆接触区(503);上波导区(501)覆盖于栅氧层(40)上,上波导区(501)用于承载光场,上波导区(501)的掺杂浓度为1017~1018cm‑3,所述下波导区(301)、栅氧层(40)和上波导区(501)形成插指型MOS结;所述上平板区(502)位于上波导区(501)的外侧,上平板区(502)用于降低波导串联电阻,上平板区(502)的掺杂浓度为1018~1019cm‑3;所述上欧姆接触区(503)位于上平板区(502)的外侧,上欧姆接触区(503)的掺杂浓度为1019~1021cm‑3,所述第一电极(701)位于上欧姆接触区(503)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未经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3180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台合一公益警示牌
- 下一篇:票据防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