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7821.4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9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廖敏;周德江;朱震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包括法兰,外壳,所述外壳内设吸能装置,所述吸能装置包括推动轴、圆筒、吸能元件I、挤压块、推动板、吸能元件II,所述外壳一端与所述法兰焊接连接,外壳另一端和推动轴的端面焊接连接,所述吸能装置通过所述圆筒与所述法兰焊接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重结构渐进变形式汽车碰撞吸能盒,通过所述外壳和吸能装置内外多重结构变形吸能的方式提高汽车碰撞吸能盒吸收能量的能力,在较高车速下发生碰撞时也能保证人车安全,同时采用铝合金材料,减轻汽车碰撞吸能盒的重量,且考虑汽车碰撞吸能盒的结构工艺性,采用对称和规则结构,制造和安装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碰撞 吸能盒 | ||
【主权项】: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包括法兰(1)、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内设吸能装置(3),所述吸能装置(3)包括推动轴(31)、圆筒(32)、吸能元件I(33)、挤压块(34)、推动板(35)、吸能元件II(36),所述外壳(2)一端与所述法兰(1)焊接连接,所述外壳(2)另一端和推动轴(31)的端面(311)焊接连接,所述吸能装置(3)通过所述圆筒(32)与所述法兰(1)焊接连接;所述挤压块(34)安装在所述推动轴(31)的轴段II(314)上,所述推动板(35)固定连接在所述推动轴(31)的轴段II(314)的末端端面上,所述推动轴(31)、挤压块(34)和推动板(35)安装在所述圆筒(32)内, 所述吸能元件I(33)充填在所述挤压块(34)和轴段I(313)的端面之间的空腔内,所述吸能元件II(36)充填在所述推动板(35)和所述法兰(1)的圆形凸缘(13)之间的空腔内;所述法兰(1)、外壳(2)、推动轴(31)、圆筒(32)、挤压块(34)和推动板(35)的材料均为铝合金,所述吸能元件I(33)和吸能元件II(36)由泡沫铝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7782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