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环内酯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80031522.6 申请日: 2014-04-04
公开(公告)号: CN105246334A 公开(公告)日: 2016-01-13
发明(设计)人: A.G.迈尔斯;I.B.塞普尔;Z.张 申请(专利权)人: 哈佛大学的校长及成员们
主分类号: A01N43/02 分类号: A01N43/02
代理公司: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曹立莉
地址: 美国马***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本申请提供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制备大环内酯的方法:使东半部与西半部偶联,然后大环化,得到大环内酯(包括已知的和新型的大环内酯)。本申请还提供在合成大环内酯中的中间体,包括东半部和西半部。本申请还提供药物组合物和使用本发明的大环内酯治疗传染性疾病和炎症性病症的方法。本申请进一步提供在合成西半部中使用的通用非对映立体选择性醛醇方法。
搜索关键词: 内酯 及其 制备 使用方法
【主权项】:
下式化合物:或其盐;其中:Z为下式基团:其中:L1和L2各自独立地为键或–CH2–;z1和z2各自独立地为0、1或2;每种情况下的R1a、R1b、R2a和R2b独立地为氢、卤素、羰基、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烯基、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取代的碳环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或其中R1a和R1b或R2a和R2b可一起形成每种情况下的RZ2独立地为氢、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烯基、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取代的碳环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羟基、取代的羟基、氨基、取代的氨基、‑C(=O)RZ8、‑C(=O)ORZ8、‑C(=O)N(RZ8)2或氮保护基,或两个RZ2基团一起形成任选取代的杂环基或任选取代的杂芳基环;RZ3为氢、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烯基、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取代的碳环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芳基或任选取代的杂芳基;RZ4为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烯基、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取代的碳环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芳基或任选取代的杂芳基;或其中RZ3和RZ4可一起形成L3为下式基团:表示单键或双键;R3为氢、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烯基、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取代的碳环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C(=O)RZ8、‑C(=O)ORZ8、‑C(=O)N(RZ8)2、氧保护基或下式基团:R4为氢、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烯基、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取代的碳环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每种情况下的R18和R19独立地为氢、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烯基、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取代的碳环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芳基或任选取代的杂芳基;每种情况下的R20和R21独立地为氢、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烯基、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取代的碳环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羟基、取代的羟基、巯基、取代的巯基、氨基、取代的氨基、卤素、羰基,或R20和R21一起形成任选取代的环丙基或氧杂环丙烷基环;每种情况下的R5a和R5b独立地为氢、卤素、甲硅烷基、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碳环基或任选取代的杂环基;RY1为–OR17和RY2为氢,或RY1为卤素和RY2为氢,或RY1为卤素和RY2为卤素,或RY1和RY2一起形成氧代(=O)基团;R6为氢、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烯基、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取代的碳环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芳烷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烷基、羟基、取代的羟基、巯基、取代的巯基、氨基、取代的氨基、羰基、甲硅烷基或卤素;R7和R8各自独立地为氢、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烯基、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取代的碳环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芳基或任选取代的杂芳基;R9和R17各自独立地为氢、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烯基、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取代的碳环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C(=O)RZ8、–C(=O)ORZ8、–C(=O)N(RZ8)2、氧保护基或碳水化合物;R10为氢、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烯基、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取代的碳环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羟基、取代的羟基、巯基、取代的巯基、氨基、取代的氨基、羰基、甲硅烷基和卤素;G3为–O–、–S–或–N(RG1)–,其中RG1为氢、任选取代的烷基或氮保护基;G1为–OR12或–NR13R14;条件是当G1为–OR12时,则R11和R12组合形成式–C(=O)‑基团,从而得到环状碳酸酯,或R11和R12不结合在一起并且R11为氢、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烯基、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取代的碳环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或氧保护基和R12为氢、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烯基、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取代的碳环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氧保护基或下式基团:或者条件是当G1为–NR13R14时,则R11和R13组合形成式–C(=O)‑基团,从而得到环状氨基甲酸酯,或R11和R13不结合在一起,R11为氢、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烯基、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取代的碳环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或氧保护基,R13为氢、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烯基、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取代的碳环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或氮保护基;R14为氢、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烯基、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取代的碳环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氮保护基、‑C(=O)RZ8或‑C(=O)ORZ8或下式基团:或者R13和R14一起形成任选取代的杂环基或任选取代的杂芳基;每种情况下的LC1和LC2独立地为键或选自以下的连接基:任选取代的亚烷基、任选取代的亚烯基、任选取代的亚炔基;任选取代的杂亚烷基、任选取代的杂亚烯基、任选取代的杂亚炔基和它们的组合;每种情况下的A1独立地为离去基团(LG)、–SH、–OH、–NH2、–NH–NH2、–N3、–O–NH2、–C(=O)RX1A为–NH–、–NH–NH–、–NH–O–、–O–NH–、–S–、–O–、Q为–NH–、–NH–NH–、–O–NH–、–NH–O–、–S–、–O–;W为O、S或NRW1;RW1为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烯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炔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碳环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杂环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杂芳基;或氮保护基;RW2为氢、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烯基;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取代的碳环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或两个RW2基团一起形成任选取代的环状部分;RX1为氢、卤素或–ORX2,其中RX2为氢;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烯基;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取代的碳环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或氧保护基;R23为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烯基;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取代的碳环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芳基;或任选取代的杂芳基;和每种情况下的RZ8独立地为氢、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烯基、任选取代的炔基、任选取代的碳环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芳基或任选取代的杂芳基,或两个RZ8基团一起形成任选取代的杂环基或任选取代的杂芳基环;或A为选自以下的环状部分:任选取代的碳环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芳基和任选取代的杂芳基;条件是明确排除如图1中所示的所有已知的大环内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佛大学的校长及成员们,未经哈佛大学的校长及成员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8003152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大环内酯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201480031522.6
  • A.G.迈尔斯;I.B.塞普尔;Z.张 - 哈佛大学的校长及成员们
  • 2014-04-04 - 2016-01-13 - A01N43/02
  • 本申请提供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制备大环内酯的方法:使东半部与西半部偶联,然后大环化,得到大环内酯(包括已知的和新型的大环内酯)。本申请还提供在合成大环内酯中的中间体,包括东半部和西半部。本申请还提供药物组合物和使用本发明的大环内酯治疗传染性疾病和炎症性病症的方法。本申请进一步提供在合成西半部中使用的通用非对映立体选择性醛醇方法。
  • 含有紫杉醇乳清酸酯的药物组合物-201280029887.6
  • R.A.卡玛丽 - 萨维医药公司
  • 2012-04-23 - 2014-06-25 - A01N43/02
  • 本发明涉及紫杉烷类细胞毒性剂的乳清酸化合物,具体涉及紫杉烷类至它们的乳清酸酯的转化。更具体地,紫杉醇乳清酸酯/盐和多西他赛乳清酸酯/盐的药物组合物提供了一种最小化基本化疗期间的体重减轻,以及改善患者治疗结果和生活质量的策略。
  • 通过调节宿主细胞代谢途径治疗病毒感染-200880101544.X
  • T·申克;J·D·拉比诺维奇;J·蒙格;B·贝内特 - 普林斯顿大学托管委员会
  • 2008-06-02 - 2010-09-01 - A01N43/02
  • 本文描述在响应病毒感染时,某些代谢物的浓度和流量会发生变化。选择参与代谢通路的宿主细胞酶作为干涉的目标;如,恢复代谢流以破坏病毒复制,或进一步扰乱代谢流致使病毒感染细胞“自杀”(而非未感染细胞)从而限制病毒增殖。因为可以选择相关代谢途径中的任意酶,可将这些代谢途径中处于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酶作为抗病毒药物靶点的最佳选择。使用这些酶的抑制剂来逆转或改变病毒感染所产生的效应。通过筛选法测定候选药物在体外,宿主细胞以及动物模型中的抗病毒活性。然后使用动物模型以测试候选化合物在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中的功效。酶抑制剂的抗病毒活性得到证实。
  • 防感染生物凝胶剂-200710115389.4
  • 侯青顺 - 侯青顺
  • 2007-12-18 - 2009-06-24 - A01N43/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感染生物凝胶剂,有效杀菌成分是甲壳素、海藻酸素、琼脂素凝胶糖、玉洁纯DP300、己丙醇、卡波沫的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用于各个领域的消毒杀菌,尤其是对乙肝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效果最为理想。同时具有祛除异味的功能。本发明有以下优点:适合于各领域、各种物品的防感染消毒;效果好、对物品无损坏;无毒无害、无污染;生物科技工艺,应用广泛。
  • 一种美国白蛾性引诱剂、其用途、诱芯以及制备方法-200710177544.5
  • 张钟宁;苏茂文;方宇凌;陶万强;闫国增;马万娥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2007-11-16 - 2009-05-20 - A01N43/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美国白蛾性引诱剂,该引诱剂包含以下合成的美国白蛾性信息素成分:(9Z,12Z,15Z)-十八碳三烯醛,(3Z,6Z,9S,10R)-9,10-环氧-3,6-二十一碳二烯和(3Z,6Z,9S,10R)-9,10-环氧-1,3,6-二十一碳三烯。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美国白蛾性引诱剂的具体用途。本发明还提供使用所述美国白蛾性引诱剂的诱芯以及制备诱芯的方法。本发明的引诱剂在美国白蛾发生地区用于对美国白蛾进行监测或干扰交配和大量诱杀进行防治,在未发生地区可用于检测是否有该物种的侵入。具有高效、廉价、无公害诱杀的优越效果。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