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酶法结合膜技术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31012.4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4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士安;沈江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汉菱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3/22 | 分类号: | C12P13/22;C07D20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酶法结合膜技术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该方法属于氨基酸生产领域,该方法以发酵罐、第一过滤膜、化学反应釜、第二过滤膜、溶解罐、第三过滤膜、结晶釜、干燥机、粉碎机为设备,以浓缩色氨酸酶培养液、纯水、DL-盐酸半胱氨酸粉剂、吲哚、活性炭、氢氧化钠水溶液、盐酸、氨水为原料来生产L-色氨酸,该方法使用通用设备,生产效率高,转化时间短,尤其是增加了三级膜过滤,使产品的纯度大大提高,可达99.9%,纯度的提高使产品进入医药级,其销售价格较饲料级可提高2-3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膜技术 生产 色氨酸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以酶法结合膜技术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使用的原料包括:浓缩色氨酸酶培养液、纯水、DL‑盐酸半胱氨酸粉剂、吲哚、活性炭、氢氧化钠水溶液、盐酸、氨水,其特征在于:(1)将纯水、DL‑盐酸半胱氨酸、吲哚送入化学反应釜中,其重量比为纯水∶DL‑盐酸半胱氨酸∶吲哚=6‑6.5∶2.5‑3∶1,搅拌使DL‑盐酸半胱氨酸、吲哚全部溶解后,使用循环恒温系统加热,使得料液温度保持在35℃‑40℃之间;此时将发酵罐中的浓缩色氨酸酶培养液送入第一过滤膜过滤,得到的滤液通排出他用,滤渣送入化学反应釜中,添加量为釜中液体总重量的1%,搅拌反应10‑12小时反应结束后,使用循环恒温系统加热料液至65℃,向釜中加入活性炭,添加量为釜中液体总重量的2%,搅拌脱色0.5‑0.6小时后降温至常温后得到反应液;(2)将反应液送入第二过滤膜过滤,得到的滤液排出待用,滤渣送入溶解罐,向溶解罐中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添加量为釜中滤渣总重量的10倍,搅拌将滤渣全部溶解得到固液混合物,然后将其送入第三过滤膜过滤,得到的滤渣送回化学反应釜继续反应,滤液送入结晶釜;(3)向结晶釜中加入氨水或盐酸调节釜中滤液的pH值至5.89,这时候有大量L‑色氨酸结晶出现,搅拌0.5小时后结晶完毕,此时将废水排出,固体L‑色氨酸送入干燥机在50‑60℃的温度下干燥2.5‑3小时,干燥后的L‑色氨酸固体送入粉碎机粉碎为粉末后得到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汉菱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汉菱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3101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尼莫克汀产量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卡泊三醇合成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