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Kinect协同的深度阈值分割算法识别轮廓交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6447.8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4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沈文;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盘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136 | 分类号: | G06T7/136;G06T7/181;G06T7/13;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晓霞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Kinect协同的深度阈值分割算法识别轮廓交互技术,主要步骤为:(1)多Kinect协同,在一台控制主机上同时驱动多台Kinect深度传感器,并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校正;(2)基于深度阈值分割的用户识别与定位,采集场景的深度信息对深度信息进行处理和筛选,计算用户的位置;(3)通过边缘融合展现轮廓互动,以模拟流体边缘融合或分离的方式展现不同个体间发生的互动,采用一种基于空间分布特征的图形绘制方法,绘制出带有流体边缘融合效果的图形。本发明结合体感设备,绘制边缘融合图形,能够实时的、生动的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反馈,使得用户体验大大提升,此外,本发明的不受场景空间大小的限制,能够适用于多种交互式体验,包括交互式地板、交互式墙壁等。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kinect 协同 深度 阈值 分割 算法 识别 轮廓 交互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多Kinect协同的深度阈值分割算法识别轮廓交互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多Kinect协同,为满足大场景的需要,在一台控制主机上同时驱动多台Kinect深度传感器,并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校正并融合;基于深度阈值分割的用户识别与定位,采集场景的深度信息对深度信息进行处理和筛选,计算用户的位置;通过边缘融合展现轮廓互动,以模拟流体边缘融合或分离的方式展现不同个体间发生的互动,采用一种基于空间分布特征的图形绘制方法,绘制出带有流体边缘融合效果的图形,并进行显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盘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盘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2644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