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工程的初期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8487.4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21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峰;谭富圣;刘国生;王杨;吕刚;刘建友;马福东;高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11321 | 代理人: | 张璐,方晓明 |
地址: | 10005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的初期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分别在待修建地下工程主体空间的横断面的上部两侧拐角处,沿待修建地下工程主体空间的纵向方向开挖预导洞,且预导洞的顶部高于待修建地下工程主体空间的顶部;在一个预导洞内,沿待修建地下工程主体空间的横向方向,向另一个预导洞内打设横穿待修建地下工程主体空间顶部的上方土体的若干根钢管,组成横向管棚;对横向管棚中的钢管的两端进行支撑固定后,形成地下工程的初期支护结构。应用本发明,可加快地下工程的初期支护结构的施工进度,进而缩短地下工程的施工工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工程 初期 支护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地下工程的初期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在待修建地下工程主体空间的横断面的上部两侧拐角处,沿所述待修建地下工程主体空间的纵向方向开挖预导洞;所述预导洞的顶部高于所述待修建地下工程主体空间的顶部;在一个预导洞内,沿所述待修建地下工程主体空间的横向方向,向另一个预导洞内打设横穿所述待修建地下工程主体空间顶部的上方土体的若干根钢管,组成横向管棚;对所述横向管棚中的钢管的两端进行支撑固定后,形成所述地下工程的初期支护结构;所述横向管棚中相邻钢管之间的距离根据钢管上方土体的性质确定:根据如下公式1计算出所述横向管棚中的相邻钢管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lmax:(公式1)公式1中,φ为钢管上方土体的内摩擦角;γ为钢管上方土体的重度;D为钢管的直径;σc为钢管上方土体的单轴抗压强度;其中,c为钢管上方土体的黏聚力;选取满足条件D≤l≤lmax的距离l作为确定出的所述横向管棚中相邻钢管之间的距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6848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