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细胞介素-24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9501.1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7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孙爱友;魏东芝;白超刚;王晓娟;张舰;吕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54 | 分类号: | C07K14/54;C12N15/24;C12N15/10;C12N15/70;A61K38/2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细胞介素‑24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白细胞介素‑24突变体基因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利用如SEQ ID NO:2所示的基因序列,用基因工程菌重组表达白细胞介素‑24,发酵所得菌体经破碎离心得到含有白细胞介素‑24突变体的包涵体,所得包涵体经包涵体洗涤缓冲液洗涤两次或多次,并对包涵体进行变性与复性,得到白细胞介素‑24纯度达79%的白细胞介素‑24突变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得到了白细胞介素‑24突变体,且获得的白细胞介素‑24在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疾病表现出较大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细胞 24 突变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白细胞介素‑24突变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白细胞介素‑24突变体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利用如SEQ ID NO:2所示的基因序列,用基因工程菌重组表达白细胞介素‑24突变体,发酵所得菌体经破碎离心得到含有白细胞介素‑24突变体的包涵体,所得包涵体经包涵体洗涤缓冲液洗涤两次或多次,并对包涵体进行变性与复性,得到纯度达79%的白细胞介素‑24突变体;如SEQ ID NO:2所示的基因序列是通过以下方法得到的:在如SEQ ID NO:3所示的序列5′‑端TIR序列引入10个突变,所述突变是同义突变,突变位点如下:用基因工程菌重组表达白细胞介素‑24突变体时,所采用的突变引物为mIL24‑F和IL24‑R,表达质粒为pET‑32a(+):引物mIL24‑F含有NdeⅠ酶切位点,序列为:GGGAATTCCATATGGCTCAAGGTCAAGAATTCCATTTTGGTCCGTGTCAAGTTAAAGGTGTTGTTCCCCAGAAACTGT,划线处CATATG为Nde I酶切位点;引物IL24‑R含有Xho I酶切位点,序列为:CCGCTCGAGTCAGAGCTTGTAGAATTTCTGC,划线处CTCGAG为Xho I酶切位点;所述的包涵体洗涤缓冲液共有两种:洗涤缓冲液I:含有20mM Tris‑HCl、体积百分比1.0%Triton X‑100及2M Urea,pH为8.5;洗涤缓冲液II:含有20mM Tris‑HCl、体积百分比2.0%Triton X‑100及4M Urea,pH为8.5;对包涵体进行变性的变性缓冲液含有20mM Tris‑HCl、8M Urea及0.2M Arg,变性缓冲液的pH为11.0;对包涵体进行复性采用透析复性法,每间隔4h换一次复性缓冲液,所使用的复性缓冲液如下,复性缓冲液1:含有20mM Tris‑HCl、4M Urea、0.1M Arg、2mM GSH及0.2mM GSSG,pH为10.0;复性缓冲液2:含有20mM Tris‑HCl、3M Urea、0.05M Arg、1mM GSH及0.1mM GSSG,pH为9.0;复性缓冲液3:含有20mMTris‑HCl、2M Urea、0.025M Arg、0.5mM GSH及0.05mM GSSG,pH为8.5;复性缓冲液4:含有20mM Tris‑HCl、1M Urea、0.0125M Arg、0.025mM GSH及0.025mMGSSG,pH为8.5;复性缓冲液5:含有20mM Tris‑HCl,pH为8.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1950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腹水型单抗产量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罐形磁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