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卫星入轨成功评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7085.5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6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武;谭田;陶成华;张燕;吕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8 | 分类号: | G05D1/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10009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卫星入轨成功评判方法,依据卫星入轨的半长轴偏差|Δa|、倾角偏差|Δi|和偏心率偏差|Δe|等轨道量判定是否分别满足运载火箭给定的最大偏差|ΔaL|、|ΔiL|和|ΔeL|,若均满足则入轨结果为“圆满成功”。上述条件有一项或多项不满足时,除保障在轨正常维持或进行既定变轨任务消耗的燃料之外,根据燃料余量分别估算半长轴、倾角和偏心率能够修正的最大偏差值,将各项值加权相加,当总和小于1时入轨结果为“成功”。使用所有燃料量分别估算各项偏差能够修正的最大值,加权相加,当总和小于1时入轨结果为“基本成功”。使用图形法对上述三种成功结果的边界进行划分,定义三种不同成功类型的区域范围。进行入轨成功评判时,用实际的入轨偏差查找区域归属,给出本次发射的成功类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星 成功 评判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卫星入轨成功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步骤如下:(1)依据卫星入轨的半长轴偏差|Δa|、倾角偏差|Δi|和偏心率偏差|Δe|等轨道量判定是否分别满足运载火箭给定的最大偏差|ΔaL|、|ΔiL|和|ΔeL|; | Δa | ≤ | Δ a L | | Δi | ≤ | Δ i L | | Δe | ≤ | Δ e L | - - - ( 1 ) 以上不等式均成立时,入轨结果为“圆满成功”;(2)除保障在轨正常维持或进行既定变轨任务消耗的燃料之外,根据燃料余量分别估算半长轴|Δamax|、倾角|Δimax|和偏心率|Δemax|能够修正的最大偏差值,各项偏差的最大值计算公式如下: | Δ a max | = - 2 a 3 2 Ig · In ( 1 - Δm M ) μ - - - ( 2 ) | Δ i max | = - 0.69244 Ig a 4 · In ( 1 - Δm M ) μ R e 3.5 sin i - - - ( 3 ) | Δ e max | = | Δ a max | a - - - ( 4 ) 其中,a为卫星标称半长轴,i为标称倾角,I为发动机额定真空比,g为重力加速度,Δm为能够使用的燃料量,M为卫星质量,Re为地球半径,μ为地球引力常数;不等式组(1)中有一个或者多个不成立,且以下不等式成立时,入轨结果为“成功”; | Δa | | Δ a max | + | Δi | | Δ i max | + | Δe | | Δ e max | < 1 - - - ( 5 ) (3)按照所述步骤(2),使用所有燃料量再次分别估算半长轴、倾角和偏心率能够修正的最大偏差值;当所述步骤(2)中不等式(5)不成立,且使用所有燃料量计算的加权相加能够使得不等式(5)成立,则入轨结果为“基本成功”;(4)使用图形法对所述步骤(1)~(3)中三种成功结果的边界进行划分,定义三种不同成功类型的区域范围,边界条件如下式: | Δa | | Δ a max | + | Δi | | Δ i max | + | Δe | | Δ e max | = 1 - - - ( 6 ) 将|Δa|和|Δi|的取值范围分别设定为[0,|Δamax|]、[0,|Δimax|],循环计算不同向量(|Δa|,|Δi|)对应的|Δe|值,所有满足公式(6)的(|Δa|,|Δi|,|Δe|)在三维空间分布即为相应成功类型的边界;(5)进行入轨成功评判时,在图中直接将实际的入轨偏差进行区域归属查找,给出本次发射的成功类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未经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7708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式拖拉机的行驶系统
- 下一篇:呈现虚拟桌面元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