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可调输出光色的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9728.5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3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薛斌;谢海忠;卢鹏志;于飞;杨华;李璟;伊晓燕;王军喜;李晋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2;H01L33/5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具有可调输出光色的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一外延片;步骤2:在外延片上制备发光二极管阵列;步骤3:在制作有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外延片上涂覆荧光粉;步骤4:对外延片进行减薄划裂,得到发光二极管单元;步骤5:取一基板,基板的一面制备有导电通孔、金属焊点和导电通道,基板的另一面制备有与导电通孔连接的金属电极,将电路导入基板的背面;步骤6:将发光二极管单元的电极与基板上对应的金属焊点连接,将发光二极管单元固定在基板上,将基板划裂切割开来,形成发光二极管模组,完成具有可调输出光色的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制备。本方法具有简化工艺路径,降低工艺成本的优点。可以对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尺寸和模组中发光二极管的间距进行精确控制。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可调 输出 发光二极管 模组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可调输出光色的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一外延片;步骤2:在外延片上制备发光二极管阵列;步骤3:在制作有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外延片上涂覆荧光粉;步骤4:对外延片进行减薄划裂,得到发光二极管单元;步骤5:取一基板,基板的一面制备有导电通孔、金属焊点和导电通道,基板的另一面制备有与导电通孔连接的金属电极,将电路导入基板的背面;步骤6:将发光二极管单元的电极与基板上对应的金属焊点连接,将发光二极管单元固定在基板上,将基板划裂切割开来,形成发光二极管模组,完成具有可调输出光色的发光二极管模组的制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7972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盖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包括该太阳能电池的光伏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