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填料离子增强型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5669.0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5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孟红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红琳 |
主分类号: | C08L27/18 | 分类号: | C08L27/18;C08L77/00;C08K13/06;C08K9/06;C08K7/08;C08K3/22;C08K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91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改性填料离子增强型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复合材料基体为聚四氟乙烯,填充离子包括四针状氧化锌晶须、芳纶纤维玻璃纤维以及纳米二氧化钛,其中四针状氧化锌晶须、芳纶纤维、玻璃纤维以及纳米二氧化钛的质量分别占聚四氟乙烯粉末质量的10-12%、5-7%、3-4%以及2-3%,聚四氟乙烯为120-150目的聚四氟乙烯粉末,四针状氧化锌晶须长度12-14μm,根部直径3-5μm,芳纶纤维长度为2-2.5mm、单丝直径8-10μm,玻璃纤维为120-140目的玻璃纤维粉末,所述的纳米二氧化钛粒径为15-30nm。本发明通过改性增强型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具有机械强度高、耐磨性好、导热性好、线膨胀系数较小以及抗静电性能优良的优点,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聚四氟乙烯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进一步拓宽其应用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填料 离子 增强 聚四氟乙烯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改性填料离子增强型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材料基体为聚四氟乙烯,填充离子包括四针状氧化锌晶须、芳纶纤维、玻璃纤维以及纳米二氧化钛,其中四针状氧化锌晶须、芳纶纤维、玻璃纤维以及纳米二氧化钛的质量分别占聚四氟乙烯粉末质量的10‑12%、5‑7%、3‑4%以及2‑3%,所述的聚四氟乙烯为120‑150目的聚四氟乙烯粉末,所述的四针状氧化锌晶须长度12‑14μm,根部直径3‑5μm,所述的芳纶纤维长度为2‑2.5mm、单丝直径8‑10μm,所述的玻璃纤维为120‑140目的玻璃纤维粉末,所述的纳米二氧化钛粒径为15‑30nm;所述的四针状氧化锌晶须需要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改性:称量0.5‑0.8 g 硅烷偶联剂溶解在60‑70ml丙酮中,再滴加草酸调节PH至5~6,静置20‑25分钟;然后称量12‑14g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置于上述溶液中,在55‑58℃温度下对搅拌5‑6小时;然后抽滤、烘干溶剂得到改性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备用;所述的芳纶纤维需要进行以下预处理:将芳纶纤维在丙酮中浸泡8‑10小时,然后分别在水和乙醇中煮沸2‑3小时,烘干备用;所述的玻璃纤维需要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改性:称量1‑1.2g 硅烷偶联剂溶解在40‑50 ml丙酮中,然后称量8‑10g 玻璃纤维置于上述溶液中,在25‑30℃温度下对搅拌0.5‑1小时;然后再70‑75℃干燥2‑3小时,在110‑112℃活化1‑1.5小时后备用;所述的纳米二氧化钛需要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改性:称取1‑1.5g硅烷偶联剂混合在80‑120g水中;纳米二氧化钛和三乙醇胺按照质量比1:0.5‑1混合研磨;称取研磨料15‑20g分散到上述含有硅烷偶联剂的水体中,调节PH至8.5‑8.8,搅拌3‑4小时,然后抽滤、烘干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备用;复合材料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1)、将改性或预处理后的四针状氧化锌晶须、芳纶纤维、玻璃纤维以及纳米二氧化钛在高速搅拌下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球磨25‑30分钟得到混料;(2)、将混料再将得到的混合物在40‑50MPa条件下恒压30‑40分钟冷压成型,再进行烧结固化成型,在180℃以下时升温速率控制为65‑72℃/h,200℃以上为55‑58℃/h,最后在385℃保温4‑5小时,然后以50‑55℃/h的降温速率降温至200℃,200℃以下降温速率为65‑70℃/h,最终降温至室温,将样品打磨加工,即得到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制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红琳,未经孟红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5566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树莓复方养生酒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