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酸法直接造粒生产有机螯合型复合肥料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1794.9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4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阚洪福;焦卫平;李洪顺;朱志峰;张国林;李照亮;刘庆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山东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76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氨酸法直接造粒生产有机螯合型复合肥料的工艺,步骤为:①将固态角蛋白物质利用盐酸和稀硫酸酸解通入氨气中和,过滤得到复合氨基酸溶液;②将泥炭和洗净农作物秸秆混合、粉碎,加入复合菌液和氨水进行发酵,发酵完成后加氢氧化钾溶液得活性腐植质;③将抗氧化剂、中微量元素的无机盐与复合氨基酸溶液和活性腐植质混合搅拌得螯合反应液;④将螯合反应液转入缓冲槽,保温后得螯合产物;⑤将氮肥、磷肥、钾肥和高岭土混合均匀后投入到氨酸造粒机内;⑥将氨气和稀硫酸通入到无机肥物料层中,喷入螯合产物后混合造粒;⑦造粒完成后得到有机螯合型复合肥料。本发明工艺制备的有机螯合型复合肥料施用量小,稳定性高,植物吸收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酸 直接 生产 有机 螯合型 复合肥料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氨酸法直接造粒生产有机螯合型复合肥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为:①将处理后的固态角蛋白物质、15%的盐酸与20%的硫酸按重量比1:1‑3:1‑5混合,在90‑120℃下,经过15‑25h的搅拌反应生成酸解液,向反应后的酸解液中通入氨气,调节其pH至7‑8,经过滤得到复合氨基酸溶液;②将泥炭和洗净的农作物秸秆粉碎到20‑60目,按重量比2‑3:1混合,然后加入复合菌液和浓度为15%的氨水,搅拌2h后,密封,60‑80℃下保温发酵5天,然后向发酵完的物料中加入15%的氢氧化钾溶液至pH=7‑8,得到活性腐植质,其中,泥炭和农作物秸秆的混合物料、复合菌液、15%的氨水的重量比为1:0‑0.3:0.05‑0.1;③将抗氧化剂、中微量元素的无机盐加入到螯合反应釜中,然后向螯合反应釜中加入过滤后的复合氨基酸溶液和活性腐植质,用无机酸或无机碱稀溶液调节至pH=5‑7,用0.6‑0.9MPa的饱和蒸汽将螯合反应釜中的溶液升温至60‑80℃,搅拌反应0.5‑1.2h,反应完成后,得到螯合反应液,中微量元素的无机盐与复合氨基酸溶液和活性腐植质的重量比为1:0.5‑3:0.1‑3;抗氧剂与无机盐中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1:1‑2;④将螯合反应液转入螯合缓冲槽内,维持pH=5‑7,60‑80℃下保温30‑40min后得到螯合产物;⑤将氮肥、磷肥、钾肥和填料高岭土按重量比1.2‑4.4:1.5‑4.9:1.2‑4.8:0.2‑2加入到混合机内混合均匀,经输送皮带将混合后的无机肥物料均匀投入到氨酸造粒机内;⑥在造粒机内通过氨管和酸管分别将氨气和50%的稀硫酸通入到无机肥物料层中,然后将螯合产物经高压喷雾喷入到无机肥物料层中,混合均匀后造粒,各组分重量配比如下:氨气1‑3,50%的稀硫酸2‑4,无机肥物料72.5‑96.4、螯合产物6.1‑16.3;⑦造粒完成后,进行烘干、筛分、表面处理,得到有机螯合型复合肥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山东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化山东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0179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布索坦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旋流吹脱一体化除氨反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