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WO3多孔微珠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4743.6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8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国;孙育新;卜志鹏;张艳红;汪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41/02 | 分类号: | C01G41/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会会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WO3多孔微珠的制备方法,涉及多孔微珠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WO3多孔微珠的粒径不均一、形态不可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WO3多孔微珠的制备方法如下:利用微流控技术,用PS纳米球填充WO3来制备大孔微珠,即使用模板法制备微珠,然后烧去PS制备成的模板,可以得到WO3多孔微珠。本发明制备的WO3多孔微珠形态可控,粒径均一,且内部多孔结构有序排列,可用于气敏材料领域,也可用于吸附、分离以及择行催化方面。 | ||
搜索关键词: | wo sub 多孔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WO3多孔微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WO3多孔微珠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将去离子水加入三口瓶中,并装载聚四氟乙烯搅拌桨,然后将三口瓶放在‑4℃冰浴中,加入冰醋酸和体积百分含量为30%的过氧化氢,去离子水、冰醋酸和体积百分含量为30%的过氧化氢的体积比为1∶(9~11)∶(9~11),得到混合物;二、当混合物的温度达到‑4℃,向混合物中加入200目钨粉,钨粉与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6~17)g∶(9~11)ml,并保持冰浴温度为‑4℃,反应23h~25h,过滤去固体,得到滤液;三、将滤液加入到具有冷却回流装置的容器中,加热至温度为50℃~60℃回流16h~20h,然后在温度为30℃~50℃、真空度0.5MPa~0.6MPa的条件下干燥成粉末;四、将步骤三得到的粉末与无水乙醇按质量体积比为(9~11)g∶(45~55)ml混合,然后进行减压过滤,得到过氧钨酸衍生物;五、将过氧钨酸衍生物与乙醇按质量体积比(30~32)g∶(68~73)ml混合溶解,得到过氧钨酸衍生物溶胶;六、向PS胶体纳米粒子中加入去离子水,超声分散后装入离心管中,在6500~7500r/min的条件下离心8~12min,收集上层液体,然后将收集的上层液体在11000~13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8~12min,去除上层溶液,得到沉积的PS胶体粒子;七、重复步骤六5次,得到彩虹色的胶体纳米粒子;八、将步骤六得到的彩虹色的胶体纳米粒子和步骤五得到的过氧钨酸衍生物溶胶按体积比为(73~74)∶(25~27)混合,得到WO3‑PS溶胶;九、连接微流控装置:微流控装置包括10mL注射器(1)、50mL注射器(2)、微量注射泵(3)、三通(4)、聚丙烯容器(5),所述10mL注射器(1)和50mL注射器(2)平行放置在微量注射泵(3)内,10mL注射器(1)通过导管与三通(4)的垂直端相连,50mL注射器(2)通过导管与三通(4)的水平端相连,三通(4)的另一水平端用导管与聚丙烯容器(5)相连;十、10mL注射器(1)吸取2mL WO3‑PS溶胶,50mL注射器(2)吸取50mL硅油,启动微量注射泵(3),控制三通(4),调节WO3‑PS溶胶的流速在0.5ml/h~0.7ml/h和硅油的流速在50ml/h~80ml/h,得到粒径为100μm~1mmWO3‑PS微珠,用装有1cm厚硅油的聚丙烯容器收集WO3‑PS微珠;十一、将装有WO3‑PS微珠的容器放在50~70℃烘箱中7h~9h,然后将烘箱温度升高到 40~60℃继续加热11h~13h,然后冷却至室温;十二、将容器中上层硅油倒掉,加入正己烷洗涤,直至把硅油完全洗掉后,将WO3‑PS微珠置于室温至微珠表面正己烷完全挥发,然后将WO3‑PS微珠放进坩埚中,再将坩埚放入到马弗炉中,在升温速度为30~50℃/10min的条件下升温至500~600℃煅烧0.5h~1.5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WO3多孔微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大学,未经黑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7474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Bi<sub>2</sub>WO<sub>6</sub>-BaTaO<sub>2</sub>N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Bi<sub>2</sub>WO<sub>6</sub>-SrTaO<sub>2</sub>N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多孔微纳结构WO<sub>3</sub>气敏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用于电致变色的花簇状WO<sub>3</sub>薄膜的制备方法
- 石墨相氮化碳负载氧化钨/钨酸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三氧化钨
- 一种刻蚀WO<sub>3</sub>纳米薄膜的方法
- 一种WO<sub>3</sub>/MoO<sub>3</sub>复合电致变色膜的制备方法
- 一种臭氧改性WO<sub>3</sub>薄膜光电极的方法
- 软件生成装置和软件生成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