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巷道锚固支护中的“端部黏结、全长充填”的锚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41644.8 | 申请日: | 201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2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双锁;杨双林;杨博闻;牛少卿;寇永嘉;王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24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锚固支护中的“端部黏结、全长充填”的锚固方法,锚杆端部由锚固剂与岩体粘结在一起;“黏结长度”以外的锚杆与岩体间采用充填材料充填;所述的充填材料:安装锚杆时,充填材料既无掉渣、滴水现象;不明显增大安装阻力;锚杆安装后,充填材料能形成固体形态,与岩体及锚杆无明显黏结作用,但可传递锚杆与岩体间的横相作用力。端部黏结使锚杆改善围岩应力状态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且对围岩的变形适应能力得到提高;非黏结段进行充填使围岩与锚杆在全长范围都紧密接触,提高了锚杆的横向作用效果,而且减小了锚杆破断后发生弹射的危险性。 | ||
搜索关键词: | 巷道 锚固 支护 中的 黏结 全长 充填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巷道锚固支护中的“端部黏结、全长充填”的锚固方法,其特征在于,锚杆端部由锚固剂与岩体粘结在一起;“黏结长度”以外的锚杆与岩体间采用充填材料充填;所述的充填材料为药卷状的黄土,锚杆安装后,所述药卷状的黄土能形成固体形态,岩体及锚杆由充填材料连接,同时充填材料与锚杆无明显黏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4164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笑气镇痛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防滑结构的低阻力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