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秸秆为原料发酵生产丙酮、乙醇、丁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0015.2 | 申请日: | 201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6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靳艳玲;方扬;郜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P7/28 | 分类号: | C12P7/28;C12P7/10;C12P7/16;C12R1/145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张帆;肖国华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秸秆为原料发酵生产丙酮、乙醇、丁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秸秆类原料中添加Na2S。该工艺包括秸秆的预处理,秸秆的酶水解,发酵培养基的配制,丙酮、乙醇、丁醇发酵微生物种子液的制备,发酵等步骤。通过利用秸秆来生产丙酮、乙醇、丁醇,通过单添加Na2S促进发酵,提高了溶剂产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生产工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原料 发酵 生产 丙酮 乙醇 丁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以秸秆为原料发酵生产丙酮、乙醇、丁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a:秸秆的预处理:将新鲜秸秆晒干后粉碎过筛;b:秸秆的酶水解:将步骤a得到的秸秆干粉与0.5%(体积比)硫酸混匀,121℃处理60min后,Ca(OH)2调节pH为4.8,添加预处理酶,混匀后55℃处理36—54h;3000r/min离心5min,除去固体物质,上清即为秸秆酶水解液;c:发酵培养基的配制:向每升步骤b中得到的秸秆酶水解液中加入2gCH3COO(NH4)、0.6g KH2PO4,0.4g K2HPO4、MgSO40.2g、1.5g豆粉,用Ca(OH)2调pH为7.0;加入到厌氧瓶中,向厌氧瓶中充N2去除O2,115℃灭菌20min备用;d:丙酮、乙醇、丁醇发酵微生物种子液的制备:将混合均匀的4—6%(质量比)玉米粉蒸煮30min,补足蒸发水分后,充N2去除O2,115℃灭菌20min,即配制成种子培养基;加入5—10%(体积比)菌种孢子液,沸水浴热击40—60s,37℃静止培养18—24h即为微生物种子液;e:丙酮、乙醇、丁醇发酵:将步骤c中得到的发酵培养基在无菌条件下接入步骤d所述的10%(体积比)的微生物种子液和1%(体积比)混合维生素液,37℃静止发酵18—24h时,单独添加Na2S,37℃静止发酵48—54h;f:溶剂蒸馏:采用常规工艺蒸馏发酵醪液制得丙酮、乙醇和丁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6001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