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C注入的Cu膜辅助退火石墨烯纳米带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6499.2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4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郭辉;赵艳黎;张玉明;汤晓燕;张克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C30B29/02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注入的Cu膜辅助退火石墨烯纳米带制备方法。其实现步骤是:(1)在清洗后的Si衬底基片上生长一层碳化层;(2)在温度为1200℃-1350℃下进行3C-SiC异质外延薄膜的生长;(3)制作由100-200nm的隔离带和50-200nm的离子注入带组成的掩膜板;(4)对3C-SiC样片中离子注入带区域注入C离子;(5)将3C-SiC样片置于外延炉中,加热至1200-1300℃,恒温保持30-90min,离子注入带区域的3C-SiC热解生成碳膜;(6)将生成的碳膜样片置于Cu膜上,并将它们一同置于Ar气中,在温度为900-1200℃下退火10-20min生成石墨烯纳米带。本发明成本低,安全性高,3C-SiC热解温度较低,且生成的石墨烯纳米带表面光滑,连续性好,可用于制作微电子器件。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注入 cu 辅助 退火 石墨 纳米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C注入的Cu膜辅助退火石墨烯纳米带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4‑12英寸的Si衬底基片进行标准清洗;(2)将清洗后的Si衬底基片放入CVD系统反应室中,对反应室抽真空达到10‑7mbar级别;(3)在H2保护的情况下将反应室逐步升至碳化温度1000℃‑1200℃,通入流量为30ml/min的C3H8,对衬底进行碳化4‑8min,生长一层碳化层;(4)将反应室迅速升温至1200℃‑1350℃后,通入30‑60min的C3H8和SiH4,再在H2保护下逐步降温至室温,完成3C‑SiC外延薄膜的生长;(5)制作由隔离带和离子注入带组成的掩膜板,隔离带宽度100‑200nm,离子注入带宽度50‑200nm;(6)利用掩膜板对生长后的3C‑SiC样片在离子注入带内注入能量为15‑45keV,剂量为5×1014~5×1016cm‑2的C离子;(7)将注入C离子后的3C‑SiC样片放入外延炉中,调节外延炉中压强为0.5~1×10‑6Torr,再向炉中通入流速为500‑800ml/min的Ar气,并将外延炉加热至1200‑1300℃,恒温保持30‑90min,离子注入带区域的3C‑SiC热解生成碳膜;(8)将生成的碳膜样片置于Cu膜上,再将它们一同置于流速为20‑100ml/min的Ar气中,加热至900‑1200℃下退火10‑20min,使碳膜重构成石墨烯纳米带,最后取开Cu膜,在外延3C‑SiC上得到隔离带和石墨烯纳米带相互交替组成的纳米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7649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镍铁电炉炉门用石墨芯
- 下一篇:一种硅酸锌与锰白云石的浮选分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