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可聚合烯烃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催化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80051562.3 申请日: 2011-08-24
公开(公告)号: CN103180347A 公开(公告)日: 2013-06-26
发明(设计)人: J.克罗辛;P.J.托马斯;C.N.艾弗森;N.W.阿伯雷尔拉;K.A.弗雷泽 申请(专利权)人: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C08F4/64 分类号: C08F4/64;C08F210/16;C07F7/00;C07D209/86
代理公司: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吴培善
地址: 美国密***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总的涉及共聚合两种或更多种可聚合烯烃的方法,并涉及包含金属-配体络合物(预催化剂)的催化剂。本发明还总的涉及可用于制备所述金属-配体络合物的配体。
搜索关键词: 聚合 烯烃 方法 以及 用于 催化剂
【主权项】:
1.用于共聚可聚合烯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乙烯、(C3-C40)烯烃共聚单体、第一非质子溶剂和催化量的催化剂一起接触,其中所述催化剂在该接触步骤之前作为在第二非质子溶剂中的溶液制得,并且其中所述催化剂包含金属-配体络合物与至少一种活化助催化剂的混合物或反应产物;其中所述金属-配体络合物是至少一种式(I)的金属-配体络合物:其中:M是元素周期表的族3至6中任一族的金属,金属M呈+2、+3、+4、+5或+6的形式氧化态;n是0~5的整数,其中当n是0时,X不存在;X各自独立地是中性、一价阴离子或二价阴离子的单齿配体;或者两个X一起形成中性、一价阴离子或二价阴离子的双齿配体;选择X和n使得所述式(I)的金属-配体络合物总体是中性;Z各自独立地是O、S、N(C1-C40)烃基或者P(C1-C40)烃基;L是(C1-C40)亚烃基或(C1-C40)杂亚烃基,其中所述(C1-C40)亚烃基具有包含连接式(I)中的Z原子的1-碳原子至18-碳原子连接基团主链的部分,并且所述(C1-C40)杂亚烃基具有包含连接式(I)中的Z原子的1-原子至12-原子连接基团主链的部分,其中所述(C1-C40)杂亚烃基的1-原子至18-原子连接基团主链中的1至18个原子各自独立地是碳原子或杂原子,其中杂原子各自独立地是O、S、S(O)、S(O)2、Si(RC)2、P(RP)或N(RN),其中独立地,RC各自是未取代的(C1-C18)烃基,RP各自是未取代的(C1-C18)烃基;以及RN各自是未取代的(C1-C18)烃基或者不存在;R3a、R4a、R3b和R4b各自独立地是氢原子;(C1-C40)烃基;(C1-C40)杂烃基;-;Si(RC)3;O(RC);S(RC);N(RN)2;P(RP)2或者卤素原子;R6c、R7c和R8c中的至少一个和R6d、R7d和R8d中至少一个独立地是(C2-C40)烃基;Si(Rc)3以及剩余的R6c、R7c、R8c、R6d、R7d和R8d中的每一个独立地是氢原子;(C1-C40)烃基;(C1-C40)杂烃基;-;Si(RC)3;O(RC);S(RC);N(RN)2;P(RP)2或者卤素原子;任选地,两个或更多个R基团(从R2a至R8d)可一起形成环结构,所述环结构除了氢原子之外在环中具有3至50个原子;R5c和R5f中的至少一个独立地是(C1-C40)烃基;(C1-C40)杂烃基;-;Si(RC)3;O(RC);S(RC);N(RN)2;P(RP)2或者卤素原子;并且剩余的R5c和R5f独立地是氢原子;(C1-C40)烃基;(C1-C40)杂烃基;-;Si(RC)3;O(RC);S(RC);N(RN)2;P(RP)2或者卤素原子;R5cc和R5ff中的至少一个独立地是(C1-C40)烃基;(C1-C40)杂烃基;-;Si(RC)3;O(RC);S(RC);N(RN)2;P(RP)2或者卤素原子;并且R5cc和R5ff中另一个独立地是氢原子;(C1-C40)烃基;(C1-C40)杂烃基;-;Si(RC)3;O(RC);S(RC);N(RN)2;P(RP)2或者卤素原子;R9a、R10a、R11a、R9b、R10b、R11b、R9aa、R10aa、R11aa、R9bb、R10bb和R11bb各自独立地是氢原子;(C1-C40)烃基;(C1-C40)杂烃基;-;Si(RC)3;O(RC);S(RC);N(RN)2;P(RP)2或者卤素原子;任选地,两种或更多种咔唑R基团(例如R9a、R10a、R5a、R11a、R9b、R10b、R5f、R11b)可一起形成环结构,所述环结构除了氢原子之外在环中具有3至50个原子;前述的烃基(例如,RC、RN、RP、(C1-C40)烃基)、杂烃基(例如,(C1-C40)杂烃基)、亚烃基(例如,(C1-C40)亚烃基)和杂亚烃基(例如,(C1-C40)杂亚烃基)基团各自独立地是未取代的或者取代有至少一个取代基RS(至多并包括被RS全取代);并且RS各自独立地是卤素原子、多氟取代(即,所述至少一个取代基RS中的一个表示至少两个氟取代基,其形式上代替该被取代基团的未取代形式的至少两个氢原子)、全氟取代(即,所述一个RS表示与该被RS取代的被取代基团的未取代形式的氢原子一样多的氟取代基)、未取代的(C1-C18)烷基、F3C-、FCH2O-、F2HCO-、F3CO-、R3Si-、RO-、RS-、RS(O)-、RS(O)2-、R2P-、R2N-、R2C=N-、NC-、RC(O)O-、ROC(O)-、RC(O)N(R)-或者R2NC(O)-,或者两个所述RS一起形成未取代的(C1-C18)亚烷基,其中R各自独立地是未取代的(C1-C18)烷基;以及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式(I)的金属-配体络合物的总摩尔数与所述至少一种活化助催化剂的总摩尔数之比是1:10,000至100:1;其中所述接触在包括30℃至300℃的反应温度的烯烃聚合条件下进行,并且制备包括含有乙烯和(C3-C40)烯烃共聚单体的残基的重复单元的聚烯烃共聚物;以及其中该方法形成反应性链(原位)并且其特征在于将乙烯加入含有乙烯残基的第一反应性链端的反应速率常数k11;将(C3-C40)烯烃共聚单体加入含有乙烯残基的第二反应性链端的反应速率常数k12;以及反应性比r1等于k11除以k12,其小于20(即,r1=k11/k12<2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8005156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低温固化聚合引发剂-201580009829.0
  • T·J·穆雷;H·S·拉瓦尔 - 艾伦塔斯PDG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2-20 - 2019-09-10 - C08F4/64
  • 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应性单体和不饱和聚合物的聚合引发剂体系,所述聚合物引发剂体系包含第4族过渡金属或含有第4族过渡金属的化合物、能被第4族过渡金属或含有第4族过渡金属的化合物还原的过氧化物或重氮化合物,并且公开了频哪醇化合物。还公开了用于制备聚合引发剂的方法和将所述聚合引发剂用于低温固化的方法。
  • 具有低灰分含量的聚烯烃及其制备方法-201780064763.4
  • J·W·范埃蒙 - 格雷斯公司
  • 2017-08-30 - 2019-06-04 - C08F4/64
  • 一种聚合方法:包括在聚合条件下使烯烃或烯烃和一种或多种可共聚的共聚单体的混合物与催化剂组合物接触,并形成总灰分含量小于15ppm的聚合物。催化剂组合物包括一种或多种聚合催化剂;和包含选择性控制剂的混合外给电子体,所述选择性控制剂包含至少一种含有至少一个与硅原子键合的C1‑C10烷氧基的含硅化合物。
  • 用于1-烯烃聚合催化剂的混合型内部给体结构-201480014012.8
  • M·昌 - 巴斯夫公司
  • 2014-03-03 - 2015-12-23 - C08F4/64
  • 本文描述固体催化剂组分,其包括钛、镁、卤素和含有式(II-1)的至少一个1,8萘基二酯化合物和式(II-2)的至少一个3,3-二(甲氧基甲基)链烷的内部电子给体化合物的组合:其中本文描述了R1、R2、R3、R4、R5、R6、R7、R8、A和B。本文也讨论含有催化剂固体组分、有机铝化合物和有机硅化合物的催化剂系统。本公开涉及制造固体催化剂组分和催化剂系统的方法,和利用催化剂系统使α烯烃聚合或共聚的方法。
  • 催化剂化合物及其用途-200880120355.7
  • G·R·吉斯布里驰;G·A·索兰;C·J·戴维斯 - 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 2008-11-11 - 2010-11-24 - C08F4/64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如下结构表示的过渡金属催化剂化合物:其中:每个X独立地是氢化物、卤素、烃基、取代的烃基、卤代烃基或取代的卤代烃基;w是2;每个R1、R2、R3以及R4独立地是氢、烃基、取代的烃基、卤代烃基、取代的卤代烃基、卤素、醇化物、硫化物、酰胺、磷化物、甲硅烷基或另一种阴离子含杂原子的基团,或独立地可连接在一起形成C4到C62环状的或多环的环结构;每个R5、R6和R7独立地是氢、烃基、取代的烃基、卤代烃基、取代的卤代烃基、卤素、醇化物、硫化物、酰胺、磷化物、甲硅烷基或另一种阴离子含杂原子的基团,或独立地,可连接在一起形成C4到C62环状的或多环的环结构;每个R8和R9独立地是氢、烃基、取代的烃基、卤代烃基、取代的卤代烃基、卤素、醇化物、硫化物、酰胺、磷化物、甲硅烷基或另一种阴离子含杂原子的基团;R10是氢、烃基、取代的烃基、卤代烃基、取代的卤代烃基、卤素、醇化物、硫化物、酰胺、磷化物、甲硅烷基或另一种阴离子含杂原子的基团;x是1、2、3或4;L是键合到M的中性配位体;M是钛、锆或铪;以及m是0、1或2。
  • 桥联双脒基四族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201010144870.8
  • 白生弟;袁世芳;刘滇生;童红波 - 山西大学
  • 2010-04-08 - 2010-08-11 - C08F4/64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联双脒基四族金属催化剂,涉及烯烃聚合催化剂,具体是一种以第四族金属为中心原子以一类具有N-C-N-Si-N-C-N特征七元骨架配体配位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在氮气的保护下,以桥联双胺作为初始原料,利用丁基锂将其转化为双锂盐,然后加入苯腈进行加成反应,经过两次硅基的迁移之后形成桥联双脒基配体,接下来此多齿配体与四族金属氯化物进一步进行络合反应制备而得,用甲基锂与其反应可将氯原子置换,得到甲基取代物。该合成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反应条件温和,用料简单易得、价格低廉,步骤简单,且产率较高。该类化合物对烯烃的聚合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
  • 聚烯烃及其制备方法-200880014353.X
  • 赵峻熙;李琪树;韩龙圭;洪大植;权宪容;朴种相;金善庆 - LG化学株式会社
  • 2008-05-02 - 2010-03-24 - C08F4/64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抗环境应力开裂性(ESCR)、高冲击性和优异模口膨胀性的聚烯烃,及其制备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制备聚烯烃的方法,在单个反应器聚合过程中使用负载型复合金属茂催化剂和具有4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α-烯烃共聚单体以获得具有双峰或多峰分子量分布曲线的聚烯烃。该聚烯烃具有优异的可加工性、对加工有用的熔体流动速率比(MFRR)、优异的可成形性、冲击强度、拉伸强度、特别是抗环境应力开裂性(ESCR)和全缺口蠕变试验(FNCT),由此可用于制造吹塑产品。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