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二极管、电子设备及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4329.3 | 申请日: | 201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2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高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协鑫光电科技(张家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4 | 分类号: | H01L33/04;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赵爱军 |
地址: | 2156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电子设备及制造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LED的流明效率还是较低的问题,其中,发光二极管的衬底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多量子阱结构和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其中,在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内邻近多量子阱结构的位置,内嵌有多个相互之间具有间隙的纳米颗粒组,纳米颗粒组具有电介质的外表层,以及被外表层包裹的金属纳米颗粒内核,纳米颗粒组的间隙填充有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材料,由于紧邻多量子阱结构MQW插入金属内核-电介质外壳(core-shell)形式的纳米颗粒组,避免漏电或非辐射损失提高了IQE,从而增加LED的流明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二极管 电子设备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发光二极管的衬底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多量子阱结构和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其中,在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内邻近多量子阱结构的位置,内嵌有多个相互之间具有间隙的纳米颗粒组,纳米颗粒组具有电介质的外表层,以及被外表层包裹的金属纳米颗粒内核,纳米颗粒组的间隙填充有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协鑫光电科技(张家港)有限公司,未经协鑫光电科技(张家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7432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灯珠
- 下一篇:卧管底烧立式炉效率的改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