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亚芳基离聚物膜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80059989.3 申请日: 2010-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2686623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9
发明(设计)人: M·F·蒂斯利 申请(专利权)人: 纳幕尔杜邦公司
主分类号: C08F290/14 分类号: C08F290/14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邹雪梅;李炳爱
地址: 美国特***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本文描述了聚亚芳基离聚共聚物的制备,包含聚砜、磺酸和磺酰亚胺重复单元的共聚物,以及由此类聚亚芳基离聚共聚物制成的有用膜,具体地作为电化学电池如燃料电池中的膜。
搜索关键词: 聚亚芳基离聚物膜
【主权项】:
1.膜,包含含有式(I)的重复单元的共聚物:其中T为大体积芳基,M为一种或多种一价阳离子,并且m和n为表明共聚物中的重复单元数的整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幕尔杜邦公司,未经纳幕尔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8005998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支链型抗菌聚羧酸减水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201711049692.9
  • 程从亮;张家如;傅曹辉;张思亮;曹吉鑫;汪德宝 - 安徽森普新型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 2017-10-31 - 2019-09-06 - C08F290/14
  • 本发明公开一种支链型抗菌聚羧酸减水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支链型抗菌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是:步骤S1,将不饱和环氧小单体、不饱和酯类小单体、不饱和磺酸类小单体、不饱和酸类小单体、不饱和聚醚大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得共聚物;步骤S2,将所述共聚物与带氨基的不饱和单体进行氨‑环氧反应,得到中间体;步骤S3,向所述中间体中加入不饱和咪唑盐类化合物,进行侧链增长反应,制得支链型抗菌聚羧酸减水剂,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所述支链型抗菌聚羧酸减水剂成本低廉、热稳定性能高,可以有效抑制混凝土产生的微生物菌类,且支链越长,抗菌效果越好。
  • 热固性树脂组合物-201580058112.5
  • 大竹裕美;仲野葵;山下千佳;石桥圭孝;内田博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2015-12-11 - 2019-07-16 - C08F290/14
  • 本发明提供加工性优异、可以通过固化而获得耐热性和机械强度优异的高可靠性的固化物(成型体)的热固性树脂组合物。本发明的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含有(A)多烯基酚树脂、(B)芳香族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以及(C)聚合引发剂,(A)多烯基酚树脂的分子内具有(a1)结合有2‑烯基的具有酚性羟基的芳香环单元、和(a2)未结合2‑烯基的具有酚性羟基的芳香环单元各至少1个,各芳香环单元通过主链不由芳香环构成的连接基团结合,且在将(a1)的芳香环单元数记为m、(a2)的芳香环单元数记为n时,m相对于(m+n)的比率为40~90%,所述热固性树脂组合物以2‑烯基相对于(B)芳香族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的马来酰亚胺基1摩尔为0.4~1.5摩尔的量含有(A)多烯基酚树脂。
  • 一种超亲水双组份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201510936929.X
  • 姚伯龙;赵海平;李洪萍;王利魁;孙常青;郑春森 - 江南大学
  • 2015-12-16 - 2016-02-17 - C08F290/14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亲水双组份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把聚氨酯优异的力学性能和丙烯酸树脂的亲水性相结合,并用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改性,合成一种超亲水树脂。本发明用丙烯酸单体的亲水羧基,以及烯丙氧基羟丙基磺酸钠末端亲水性极强的磺酸基,提供亲水性,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作聚氨酯组分,提供力学性能以及引入固化所需羟基。该聚合物再以异氰酸酯作另一组份热固化成膜,成膜后聚氨酯改性的丙烯酸树脂具有优良的附着力、硬度、固化速率等的同时又赋予了改性涂膜优良的亲水性。
  • 作为气体水合物抑制剂的接枝共聚物-201410053175.9
  • R·赖歇贝奇-克林科;K·诺伊贝克尔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2008-12-05 - 2014-06-11 - C08F290/14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一种聚酰胺的接枝共聚物,该聚酰胺与马来酸酐反应并包含至少一个烯键型不饱和侧链,所述接枝侧链包含至少一个选自a)N-乙烯基己内酰胺和/或b)N-乙烯吡咯烷酮的代表物。天然的和合成的聚酰胺等被用作优选的聚酰胺组分。一般而言,由至少一个含有烯键型不饱和化合物的侧链形成的这些接枝共聚物和基于聚酰胺的接枝共聚物通常适于建筑相关的化学应用,用于地下原油和天然气储藏的开发、开采和完井,用于深度钻井中以及用于油和气体的传送和运输,特别作为气体水合物抑制剂用于油和气体的传送和运输。
  • 一种水性氧化石墨烯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201310337091.3
  • 邱凤仙;李鹏玲;荣新山;杨冬亚;徐吉成 - 江苏大学
  • 2013-08-05 - 2013-12-25 - C08F290/14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合成技术领域,涉及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改性,尤其涉及一种水性氧化石墨烯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一种水性氧化石墨烯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利用改进Hummers法制得氧化石墨烯,然后将其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超声剥离制得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再和丙烯酸正丁酯共同改性聚氨酯。本发明所公开的水性氧化石墨烯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复合材料的乳液均一、稳定,固化膜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可在印刷、包装、家具、电机设备、小型金属零件、仪表盘、地板、木材、纸张涂装、皮革、塑料、家电、电子、通讯、航天、航空等众多领域加以应用。
  • 聚合物微粒子、导电性微粒子及各向异性导电材料-201180039323.6
  • 松本和明 -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 2011-08-10 - 2013-05-08 - C08F290/14
  • 本发明提供可以小的压力得到宽的连接面积的导电性微粒子。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含有如上述那样的导电性微粒子的各向异性导电材料。进而,提供可适合用作这样的导电性微粒子的芯材的聚合物微粒子。本发明的聚合物微粒子的特征在于破坏点荷重为9.8mN(1.0gf)以下。本发明的导电性微粒子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聚合物微粒子表面具有导电性金属层。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导电材料的特征在于含有上述导电性微粒子。
  • 一种自分层有机-无机纳米复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201210067281.3
  • 刘国军;张桂霞;刘素花;刘俊龙;朱云峰 - 大连工业大学
  • 2012-03-14 - 2012-07-25 - C08F290/14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分层有机-有机纳米复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该乳液由混合单体,无机组分和辅助成分组成。通过在乳胶粒子内部(或其表面)原位生成(或沉积)无机纳米粒子,同时引入含双键的聚硅氧烷,得到自分层有机-无机纳米复合乳液。乳液的固含量高、粘度小,存贮稳定性好。该乳液成膜时,因聚硅氧烷与其它组分之间存在表面能、相容性(溶度参数)的差异,聚硅氧烷分子会迁移、富集到涂膜表面形成自分层结构。
  • 固化性组合物和其固化物-201080015546.4
  • 浦川庆史;山木繁;宫田英雄;御手洗信幸;山木沙织;石井伸晃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2010-03-10 - 2012-03-07 - C08F290/14
  •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具有合适的粘度并且操作性优异的固化性组合物,还提供该固化性组合物固化获得的固化物,其透明性、耐热性和耐环境性优异并且阿贝数低,并且通过与阿贝数高的材料组合,能够减少色差。通过提供下述固化性组合物而解决了上述课题,即,一种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a)二氧化硅微粒,(b)具有2个以上的烯属不饱和基团并且不具有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具有2个以上的烯属不饱和基团并且具有芳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以及(d)聚合引发剂,上述二氧化硅微粒(a)被特定的硅烷化合物(e)和硅烷化合物(f)进行了表面处理。
  • 作为气体水合物抑制剂的接枝共聚物-200880114732.6
  • R·赖歇贝奇-克林科;K·诺伊贝克尔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2008-12-05 - 2010-10-13 - C08F290/14
  • 公开了基于一种聚酰胺的接枝共聚物,该聚酰胺与马来酸酐反应并包含至少一个烯键型不饱和侧链,所述接枝侧链包含至少一个选自a)N-乙烯基己内酰胺和/或b)N-乙烯吡咯烷酮的代表物。天然的和合成的聚酰胺等被用作优选的聚酰胺组分。一般而言,由至少一个含有烯键型不饱和化合物的侧链形成的这些接枝共聚物和基于聚酰胺的接枝共聚物通常适于建筑相关的化学应用,用于地下原油和天然气储藏的开发、开采和完井,用于深度钻井中以及用于油和气体的传送和运输,特别作为气体水合物抑制剂用于油和气体的传送和运输。
  •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200880107055.5
  • 青合菜采;小林隆昭 - 旭化成电子材料株式会社
  • 2008-12-11 - 2010-08-11 - C08F290/14
  •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包含下述(a)~(d)成分:(a)聚有机硅氧烷100质量份,所述聚有机硅氧烷通过将下述通式(1)所示的至少1种硅烷醇化合物、下述通式(2)所示的至少1种烷氧基硅烷化合物、和催化剂混合,并不主动地添加水而使其聚合的方法来获得;(b)光聚合引发剂1~50质量份;(c)下述通式(3)所示的芴化合物40~600质量份,式(3)中的基团在权利要求中定义;和(d)1分子内具有1个或2个(甲基)丙烯酰基的除(c)成分以外的化合物20~300质量份。R12Si(OH)2 (1) 式(1)中的基团在权利要求中定义,R2aR3bSi(OR4)4-a-b (2) 式(2)中的基团在权利要求中定义。
  • 侧链含有聚苯胺链段的全有机高介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201010100388.4
  • 王策;崔丽莉;卢晓峰;刘洪涛;晁单明;茆卉 - 吉林大学
  • 2010-01-25 - 2010-07-14 - C08F290/14
  • 本发明制备了一系列侧链含有聚苯胺链端的全有机高介电共聚物材料。该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我们采用自由基聚合的方法解决了简单的物理共混方法带来的填料和聚合物基质之间存在的相分离问题,从而提高了材料的介电常数。本发明以甲苯为反应溶剂,苯乙烯和苯乙烯磺酸掺杂的聚苯胺为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单体,通过调节聚合单体的质量比可以制备出一系列含有不同聚苯胺质量分数的共聚物,从而得到了具有不同介电常数的一系列共聚物。将得到的共聚物配置成质量分数为10%~15%的四氢呋喃溶液,使用浇铸成膜的方法,可以制备得到共聚物薄膜。本发明得到的共聚合介电常数较高,密度较小,有利于高介电材料向小型轻型化发展。
  • 聚有机硅氧烷组合物-200780034313.7
  • 木村正志;美河正人;藤山英之;小林隆昭;赖末友裕 - 旭化成电子材料元件株式会社
  • 2007-09-28 - 2009-09-02 - C08F290/14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下述(a)~(c)成分的聚有机硅氧烷组合物,其中:(a)通过将下述通式(1)所示的至少1种硅烷醇化合物、下述通式(2)所示的至少1种烷氧基硅烷化合物、以及选自下述通式(3)、下述通式(4)和Ba(OH)2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个催化剂混合,并且不积极添加水而进行聚合的方法所得到的聚有机硅氧烷100质量份;(b)光聚合引发剂0.1~20质量份;(c)具有2个以上光聚合性的不饱和键基团的、(a)成分以外的化合物1~100质量份。[化学式1]R2Si(OH)2 (1);[化学式2]R’Si(OR”)3 (2);[化学式3]M(OR”’)4 (3);[化学式4]M’(OR””)3 (4)。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