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制品的干燥窑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21746.7 | 申请日: | 201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6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傅顺德;刘丽彬;杨书辉;贾佳;徐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10/00 | 分类号: | D01D10/00;D01D10/02;D01D5/06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李路平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纤维制品的干燥窑,在干燥窑窑体(1)上具有相互连通的窑端墙进气室(4)和窑底部进气室(5);在干燥窑窑体(1)与端窑墙进气室(4)相对的另一个窑端具有窑端墙排气室(6);并在每个气室向窑内纤维制品方向均开置有均分的透气狭缝或均分的透气孔;在窑体(1)与余热利用的热交换器(3)相连通;并设置有对纤维制品干燥程度温度湿度自动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得的纤维制品干燥窑指标为:干燥窑内温度差±3℃,湿度控制范围70~5%,温度控制范围30~120℃,具有干燥程度自动控制、窑内温度均匀、能耗低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制品 干燥 | ||
【主权项】:
一种纤维制品的干燥窑,其特征在于:在干燥窑窑体的一侧端墙和底部均具有用以使热风进入窑内的气室,即窑端墙进气室(4)和窑底部气室(5),且两个气室之间相互连通,用以确保热风进入干燥窑内的环周和底部;从而使进入干燥窑内的热风相对纤维制品均匀分布;在每个气室向窑内纤维制品方向均开置有可调节宽窄或大小的透气狭缝或透气孔,进一步确保干燥窑内纤维制品的受热均匀;在干燥窑窑体(1)与窑端墙进气室(4)相对的另一个窑端具有用以使热风排出窑外的气室,即窑端墙排气室(6);在窑内向窑端墙排气室方向均开置有可调节宽窄或大小的透气狭缝或透气孔,更进一步确保干燥窑内纤维制品的受热均匀;在所述的窑体(1)上设置有排湿排风管(11),与干燥窑连通的排湿排风管(11)另一端通过变频排湿风机(9)与余热利用的热交换器(3)连通,所述热交换器(3)与冷风进风管(16)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湿热空气出口通过排气管(17)连通烟囱(10);所述热交换器的预热风出口通过预热风出风管(12)、热循环风机(8)、电加热热风炉(2)与干燥窑的窑端墙进气室(4)连通;干燥窑的窑端墙排气室(6)通过出风管(13)、热循环风机(8)、循环风管(14)与电加热热风炉(2)连通;使从干燥窑内排出的带有一定温度的空气先进入热交换器(3),并与进入热交换器的冷空气换热后通过排气管(17)到烟囱(10)排放,降低从干燥窑排出的湿热空气温度;而经过预热后带有一定温度的空气则通过预热风出风管(12)与由窑内出风管(13)排出的温热风混合后通过热循环风机(8)进入电加热热风炉(2)再次加热后,进入干燥窑内,提高进入热风炉冷空气的温度,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纤维制品加热干燥过程中,利用PLC控制器(20)进行控制;即通过测湿探头(18)采集干燥窑内气氛的湿度,控制湿热空气排放的速度,并通过对干燥窑内湿度的测定,判断纤维制品的干燥程度,达到控制制品干燥程度的目的;PLC控制器(20)包含了用以采集温度信号的数字式温度计(22)、用以采集湿度信号的数字式湿度计(21),用于控制湿热空气排放速度的变频排湿风机(9)和热循环风机(8)及用以对纤维制品进行加热的电加热热风炉(2);干燥时,利用插入干燥窑内的测湿探头(18)采集湿度信号,并将信号送入PLC控制器(20)进行计算判断:控制湿度大于设定值时,PLC控制器(20)向变频排湿风机(9)和电加热热风炉(2)发出指令,提高变频排湿风机频率,加快转速,增加排风量,并使电加热热风炉(2)开始工作;控制湿度小于设定值时,PLC控制器(20)向变频排湿风机(9)发出指令,降低排湿风机频率,降低转速,减小排风量,并使电加热风炉(2)继续工作;控制湿度在一定时间段内均小于设定值时,PLC控制器(20)向电加热热风炉(2)和变频排湿风机(9)发布指令信号,电加热热风炉(2)停止工作,并关闭加热器电源,同时降低变频排湿风机频率到设定值;由测温探头(19)采集温度信号,并将信号送入PLC控制器(20)进行计算比较,当窑炉温度升到设定值时,PLC控制器(20)向热循环风机(8)发出指令,热循环风机停止工作,并关闭热循环风机开关电源;干燥过程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2174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紫外老化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热蒸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