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全光时钟恢复的REC双波长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9031.1 | 申请日: | 2010-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7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孙长征;武庆;黄缙;熊兵;罗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5/40 | 分类号: | H01S5/40;H01S5/18;H01S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全光时钟恢复的基于重构等效啁啾(reconstruction equivalent chirp,REC)技术的双波长激光器,属于光通信领域的光电子器件技术领域。该光电子器件将两个采用REC技术的分布反馈(DFB)半导体激光器集成在同一个衬底上,在衬底上依次外延下波导层、多量子阱有源层、光栅层、上波导层、上包层、欧姆接触层。两个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具有相同周期的光栅结构,其光栅抽样周期不同,从而造成两个分布反馈激光器的激射光波长存在一定差异,进而可用于全光时钟恢复。本发明结构新颖,制作工艺简单,将在未来的高速光纤通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时钟 恢复 rec 波长 激光器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全光时钟恢复的REC双波长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DFB激光器段、第二DFB激光器段,以及设在第一DFB激光器段与第二DFB激光器段的连接处的电隔离区,所述第一DFB激光器段、第二DFB激光器段及电隔离区均具有依次相连的外延层及依次相连的脊波导结构,每个外延层包括依次外延生长在N型衬底上的下包层、下波导层、多量子阱有源层、光栅层、上波导层、上包层,所述脊波导结构制作在所述上包层上;所述第一DFB激光器段及第二DFB激光器段还分别具有外延生长在所述脊波导结构上的欧姆接触层、以及填平所述脊波导结构两侧部分的绝缘层;并且,在所述N型衬底上镀有N电极,在所述欧姆接触层上镀有P电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6903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