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0053.5 | 申请日: | 201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8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尊祥;杨凯;李涛;彭绍文;刘建鋆;王向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24 | 分类号: | H01L33/2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唐绍烈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包括基板、外延层、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外延层生长在基板上,依次包括遂穿层、p型限制层、有源层、n型限制层、晶向蚀刻层和欧姆接触层,第一电极形成在欧姆接触层上,第二电极形成在基板上。其制造方法是:在一基板上生长外延层;在欧姆接触层上蒸镀形成第一电极层;用蚀刻液去蚀刻欧姆接触层,用晶向蚀刻液去腐蚀晶向蚀刻层;减薄基板,并用热蒸发的方式在基板的表面形成第二电极。本发明通过化学溶液腐蚀带有晶向蚀刻的n型层,在发光表面形成规则的光学几何形状,大大降低了全反射造成出射光的损耗,提高了出光效率,试验证明亮度可提高80%。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二极管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外延层、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外延层生长在基板上,依次包括遂穿层、p型限制层、有源层、n型限制层、晶向蚀刻层和欧姆接触层,第一电极形成在欧姆接触层上,第二电极形成在基板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4005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化卫星接收机的高频头射频电路
- 下一篇:LED发光二极管的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