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文物识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6606.3 | 申请日: | 201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9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建春 |
主分类号: | G01C11/04 | 分类号: | G01C11/04;G01B11/00;G01B11/02;G01B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识别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三维数据信息特征识别文物是否为原物的文物识别方法。它采用常规的非接触三维显微测量技术,对文物进行非接触测量,采集文物表面的三维数据信息,利用计算机对获取的文物表面的三维数据信息进行特征提取,获得一定高程范围内的三维数据点的投影图片和信息特征,实现计算机对文物三维信息的储存、建档、备案。这样,在文物交流、交换和出展的前后,分两次获得投影图片及其信息特征,进而支持文物是否为原文物的检验鉴定。因此,采用本方法可识别文物的真伪,从根本上防止文物被赝品替换,维护文物安全,保障文物价值,促进文物交流、交换和出展。本方法使用设备少,简便易行,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广阔。 | ||
搜索关键词: | 文物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文物识别方法,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利用常规的文档管理软件,以文本方式将文物基本信息录入计算机的文档管理系统;2)对文物进行测重、外观测量和相应描述,以文本方式把得到的信息录入计算机的文档管理系统;3)对文物的表面按比例或者加比例尺进行拍照,并以数据文件的方式保存在计算机中;4)选择文物表面不易被碰、擦、划、磨的部位,作为采集文物局部三维数据信息的区域;5)确定采集文物局部三维数据信息的分辨率,所述分辨率为12微米、8微米、4微米、2.75微米中的任一种,每一种分辨率在采集三维数据时,都要用到与其采集面积大小相对应的计算机模拟定位工具——红色矩形框;6)从计算机中调取已经确定分辨率大小的相对应红色矩形框,放在文物表面整体比例照片或者局部比例照片上的局部三维数据信息采集区域处,指令红色矩形框与照片进行合成,得到标识有采集区域的模拟定位图片,并将图片信息保存在计算机中;7)参照模拟定位图片上标识的相应采集区域,利用常规的三维数据采集仪,对文物表面相应采集区域进行三维数据信息的采集,获得采集区域的三维数据、显微照片、点云图,并将这些信息保存在计算机中;8)利用常规的等高面截取软件,从三维数据中提取信息特征,获得三维数据点的投影图片及其信息特征,并保存在计算机中;9)在文物备案并返回后,重复4)至8)的步骤,对返回文物的表面对应采集区域再次进行三维数据信息的采集和信息特征的提取,获得文物表面的投影图片及其信息特征,并将其保存在计算机中备检;10)对先后两次获得的投影图片进行检验鉴定,得到文物是否为原物的鉴定结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建春,未经马建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1660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适应任务调度方法
- 下一篇:电解液用二元羧酸及其盐的新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