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减振车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7680.8 | 申请日: | 2009-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4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关海;刘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60 重庆市经***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减振车架,车架主梁管的管外径与车架立管管外径之比为0.8-1,车架主梁管的管壁壁厚与车架立管管壁壁厚之比为0.5-0.75;车架左中管和车架右中管的管外径与车架立管管外径之比为0.55-0.65,车架左中管和车架右中管的管壁壁厚与车架立管管壁壁厚之比为0.5-0.75;副搁脚上撑管和副搁脚下撑管的管外径与车架立管管外径之比为0.45-0.6,副搁脚上撑管和副搁脚下撑管的管壁壁厚与车架立管管壁壁厚之比为0.5-0.75;本实用新型调整车架整体的固有频率,能够充分适应摩托车发动机的振动频率,避免车架与摩托车发动机发生共振,提高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其他零部件的较大振动。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车架 | ||
【主权项】:
一种摩托车减振车架,包括车架立管、车架主梁管、车架左中管、车架右中管、副搁脚上撑管和副搁脚下撑管,所述车架主梁管前端与车架立管固定连接,车架主梁管后端与车架左中管和车架右中管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梁管的管外径与车架立管管外径之比为0.8-1,车架主梁管的管壁壁厚与车架立管管壁壁厚之比为0.5-0.75;车架左中管和车架右中管的管外径与车架立管管外径之比为0.55-0.65,车架左中管和车架右中管的管壁壁厚与车架立管管壁壁厚之比为0.5-0.75;所述副搁脚上撑管和副搁脚下撑管的管外径与车架立管管外径之比为0.45-0.6,副搁脚上撑管和副搁脚下撑管的管壁壁厚与车架立管管壁壁厚之比为0.5-0.7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12768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