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酰化马铃薯淀粉残存颗粒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3903.0 | 申请日: | 2009-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5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峻榕;李宏梁;张佩;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1/04 | 分类号: | C08B3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2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酰化马铃薯淀粉残存颗粒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要对颗粒进行筛分,在室温条件下,将乙酰化马铃薯淀粉颗粒进行化学处理,使颗粒从外围逐步向内层发生糊化,将外围糊化层分离得到内部未糊化的残存颗粒。通过选择化学糊化的时间,可以生成一系列的“被逐层剥壳”的乙酰化马铃薯淀粉残存颗粒,用于颗粒的内部结构分析。 | ||
搜索关键词: | 乙酰化 马铃薯 淀粉 残存 颗粒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乙酰化马铃薯淀粉残存颗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乙酰化马铃薯淀粉颗粒粒径范围在30μm~50μm之间的窄分布颗粒组分进行化学糊化,称取30μm~50μm之间乙酰化马铃薯淀粉颗粒组分2g,加入到10-30mL(4mol/L)CaCl2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00-400r/min,温度保持在10℃-30℃,用偏光显微镜随时观察淀粉颗粒的状态,当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到颗粒外围糊化层的厚度为颗粒粒径的三分之一时,倾入100-300mL 0℃-4℃蒸馏水,中止糊化,将所得混合物放入离心机离心10-30min,用蒸馏水洗涤一次,乙醇洗涤一次,再用蒸馏水洗一次,收集沉淀物,于40℃-60℃干燥8h-24h,即为外围部分糊化的乙酰化马铃薯淀粉颗粒;将外围部分糊化的乙酰化马铃薯淀粉颗粒加入25-55mL蒸馏水中,用高速搅拌器进行间歇搅拌,此过程中不断收集样品于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直至外围糊化的淀粉层被剥离,混合物放入离心机离心10-30min,弃去上清液,蒸馏水洗涤一次,乙醇洗涤一次离心15-35min,蒸馏水洗涤离心10-30min,所得沉淀置于40℃-60℃干燥8h-24h,即获得乙酰化马铃薯淀粉的残存颗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2390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流体控制的微型数控比例阀
- 下一篇:一种新型防漏水路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