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0358.1 | 申请日: | 2008-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8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曹育才;周慧;马静君;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49/67 | 分类号: | C07C49/67;C07C49/755;C07C49/697;C07C45/61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06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以取代的苯甲酸酯类化合物为原料,在路易斯酸复合无机酸或有机酸参与的脱水环化条件下,转化为茚酮类化合物;将茚酮类化合物通过还原剂还原转化为茚满醇化合物;将茚满醇化合物脱水转化为茚类化合物。本发明的方法通过采用常规易制备的原料——取代的苯甲酸酯类化合物来合成茚类化合物,简化了合成路线,节省了成本,适合批量化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以式(III)所示的取代的苯甲酸酯类化合物为原料,在路易斯酸复合无机酸或有机酸参与的脱水环化条件下,转化为式(IV)所示的茚酮类化合物;
B、将式(IV)所示的茚酮类化合物通过还原剂还原转化为式(V)所示的茚满醇化合物;
C、将式(V)所示的茚满醇化合物脱水转化为式(I)所示的茚类化合物或式(II)所示的茚类化合物或上述两种茚类化合物的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上述式(I)、式(II)、式(III)、式(IV)和式(V)所示化合物中,R1、R2、R3、R4、R5和R6分别独立地代表H、Cl、Br、I、F或C1-C20的有机基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工研究院,未经上海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4035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高压灭菌器开关门
- 下一篇:功能性亲肤环保型针织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