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去除有机体中有毒非金属砷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5239.9 | 申请日: | 200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06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8-01 |
发明(设计)人: | 朱广山;裘式纶;邹小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015 | 分类号: | A23L1/015;A23L1/212;A23L1/28;A61K36/00;A61L2/10;A61L2/1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景林;刘喜生 |
地址: | 130023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有机体中有毒非金属砷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在紫外光照射下利用含杂原子分子筛催化剂除去有机体中的砷元素的方法。包括:(1)把有机体研磨成细小粉末并溶解在适量的水中;(2)等粉末基本溶解之后,将适量的含杂原子分子筛和离子交换剂加入搅拌的溶液中,放在紫外线下边搅拌边进行光照;光照时间为10分钟~10小时,光照强度为8瓦~500瓦紫外光;(3)光照完毕后继续搅拌3小时~30小时;(4)把溶液用80~120目筛网过滤及干燥。通过本方法,能够将有机物中的有机砷转化成无机砷,然后有机体溶液通过静电作用进行交换,进而把无机砷除去,达到食品无毒、安全的目的,不影响有机体中的营养成分,能够保持食品健康。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有机体 有毒 非金属 方法 | ||
【主权项】:
1、去除有机体中有毒非金属砷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把有机体研磨成0.5毫米以下的细小粉末,然后把其粉末溶解在适量的水中,有机体粉末与水的质量比为1∶40~1∶400;(2)等有机体粉末基本溶解之后,将适量的含杂原子分子筛和离子交换剂加入搅拌的溶液中进行离子交换,然后把所得溶液放在紫外线下边搅拌边进行光照;其中有机体粉末、含杂原子分子筛、离子交换剂的质量比为1∶0.5~100∶0.5~100,光照时间为10分钟~10小时,光照强度为8瓦~500瓦紫外光;(3)光照完毕后继续搅拌3小时~30小时;(4)把溶液用100~200目筛网过滤,干燥处理完毕即完成对有机体中有毒非金属砷的去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5523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