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有机配体包覆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410011301.0 | 申请日: | 200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635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7-06 |
发明(设计)人: | 潘道成;赵娜娜;王强;姬相玲;蒋世春;安立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C3/08 | 分类号: | C09C3/08;C09C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合成有机配体包覆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方法,采用钛酸甲酯、钛酸乙酯、钛酸正丙酯、钛酸异丙酯、钛酸丁酯或四氯化钛为原料,在油酸或有机包覆剂包覆下,钛盐的甲苯溶液与碱性物质的水溶液在界面反应,在25-280℃条件下反应0.5h-240h,得到含有二氧化钛纳米微粒的透明溶胶,直径为1-100nm。制备过程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方法简便易行的特点,且制备周期短,因而易于实现工业化。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有机 配体包覆 氧化 纳米 粒子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合成有机配体包覆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钛源为钛酸甲酯、钛酸乙酯、钛酸正丙酯、钛酸异丙酯、钛酸丁酯或四氯化钛,有机包覆剂采用油酸、三正辛基氧化膦、十烷基羧酸、十二烷基羧酸、十四烷基羧酸、十六烷基羧酸、十八烷基羧酸或正辛羧酸,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铵、三甲基胺、三乙基胺、三丙基胺、叔丁胺、四甲基氢氧化铵、四乙基氢氧化铵、四异丙基氢氧化铵、四丁基氢氧化铵、氧化三甲胺、氧化三乙胺、氧化三丙胺、氧化三丁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钛源与碱性物质的摩尔比为100-1∶1-100,先将钛源的甲苯溶液与有机包覆剂混合,有机包覆剂与钛盐的摩尔比为1000-1∶1-10,然后加入碱性物质的水溶液,在常压下或者高压釜中进行,在25-280℃条件下反应0.5h-240h,得到含有二氧化钛纳米微粒的透明溶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1130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药软膏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可控制变速特性的复合动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