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车辆用显示装置-CN201710362208.1有效
  • 伊藤诚一;森茂之;中岛英信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2017-05-22 - 2020-05-19 - B60R1/00
  • 提供一种车辆用显示装置,乘员不必移动视线,就能够识别车辆的侧部后方信息和自车辆的车宽感觉。具备:左右后方摄像机,对左右两侧部后方进行摄像;包括投射器和驱动部的主HUD,该投射器将左右后方摄像机的摄像信息投射到反射镜并将虚像成像在前方,该驱动部调整摄像信息的虚像成像位置;ECU,控制主HUD的投射器及驱动部;室内摄像机,检测乘员的眼球位置;以及隔离距离计算部,计算眼球位置和机罩前端且车宽方向端部的通常虚像显示位置的距离。ECU对主HUD进行控制,将通常主视图v1显示在通常虚像显示位置P1。
  • 车辆显示装置
  • [发明专利]车辆的活动车顶结构-CN201010530544.0无效
  • 桥本悟;中村幸雄;森茂之;任田功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2010-10-20 - 2011-05-04 - B60J7/04
  • 本发明提供车辆的活动车顶结构,其中,车顶部件(RO)由多个子车顶部件(4、5)连结而形成,所述多个子车顶部件中至少一个由板状的硬车顶部件形成,设置有将乘员的使车顶部件(RO)从关闭状态转变为敞开状态的敞开操作力或使车顶部件(RO)从敞开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的关闭操作力传递给车顶部件(RO)的把手(82)(操作部),包括能够使该把手相对于车顶部件(RO)相对位移的导轴(81)(位移机构)。由此,可使车顶打开机构结构简单且轻量,可实现操作性的提高、便用性的提高及操作力的降低。
  • 车辆活动车顶结构
  • [发明专利]车体下部结构-CN200510106428.5无效
  • 冈那文夫;向山则孝;岛田幸一郎;森茂之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2005-09-23 - 2006-04-05 - B62D25/20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下部结构,防止或抑制在发生前方冲撞时底板框架后端的后退移动。该车体下部结构中,前底板部(2)的底面,接合有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夹住通道部(6)的左右一对的底板框架(10)。底板框架(10)的后端,位于从前底板部(2)的后端向上方延伸的后上弯部(3)附近。底板框架(10)的后端部和后上弯部(3),通过端部角撑板(45、47、48)在车体外侧予以连接。端部角撑板(45、47、48),也可以与后上弯部(3)一同构成封闭剖面,还可以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与后框架(17)的前端部连接。
  • 车体下部结构
  • [发明专利]车体下部结构-CN200510109930.1无效
  • 冈那文夫;向山则孝;岛田幸一郎;森茂之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2005-09-16 - 2006-03-29 - B62D25/20
  • 本发明的车体下部结构,前底板部(2)的底面接合有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夹着通道部(6)的左右一对底板框架(10),前底板部(2)的上表面接合有沿车宽方向延伸连接侧梁(7)和通道部(6)的横梁(15、16),上述底板框架(10)倾斜为随着向后方延伸而逐渐靠向车宽方向内侧,且按俯视观察相对于横梁(15、16)倾斜。在发生前方冲撞时的底板框架(10)的向后变位,对于横梁(15、16)中比底板框架(10)更靠向车宽方向外侧的部位产生压缩作用,而对于比底板框架更靠向车宽方向内侧的部位产生拉伸作用。通过采用本发明的车体下部结构,能够通过横梁有效地承受发生前方冲撞时所产生的冲击。
  • 车体下部结构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