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1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用于船舶双燃料发动机的气体供应泵-CN202180038772.2在审
  • 李相敦;李昌夏;朴泰炯;金台洙;宋泳锡 - 现代重工业株式会社
  • 2021-05-27 - 2023-02-03 - F04B9/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能够独立地驱动缸体的船舶双燃料发动机的气体供应泵,以及一种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船舶双燃料发动机的气体供应泵,该气体供应泵包括:凸轮轴,该凸轮轴能够旋转;多个凸轮鼻部,该多个凸轮鼻部在凸轮轴的纵向方向上以规则的间隔设置并且具有与凸轮轴的中心的偏心形状;凸轮滚子,该凸轮滚子设置成与每个凸轮鼻部紧密接触;以及驱动轴和活塞,该驱动轴和活塞设置成与凸轮滚子的一侧相邻;以及液化气压缩装置,该液化气压缩装置根据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对液化气加压以及排放液化气,其中,当凸轮轴旋转时,活塞在凸轮鼻部在活塞的压缩方向上移动时压缩气体,在凸轮鼻部在活塞的解压缩方向上移动时释放活塞的压缩,凸轮滚子能够选择性地与凸轮鼻部间隔开,并且当凸轮滚子和凸轮鼻部彼此间隔开时,凸轮鼻部的旋转驱动力不传递到活塞。
  • 用于船舶燃料发动机气体供应
  • [发明专利]连接器插头-CN202010941322.1有效
  • 李相敦 - 利派克株式会社
  • 2018-02-22 - 2023-01-10 - G02B6/42
  • 本发明涉及可实现超高速大容量数据收发、小型化、以1mm的厚度形成纤细结构、可用低廉的费用进行制造的纤细型连接器插头及利用其的有源光缆组装体。本发明的连接器插头的特征在于,包括:光学子组件,在一侧形成用于放置光学纤维的光学纤维放置槽,在上述光学纤维放置槽的内侧端部形成反射面;光学器件模块,层叠于上述光学子组件,在内部设置有用于产生光信号或接收光信号的光学引擎;以及光学部件,设置于上述光学子组件的反射面,用于在光学纤维与光学引擎之间传递光信号。
  • 连接器插头
  • [发明专利]隔膜粘合设备-CN202280003479.7在审
  • 金雄基;李相敦;吕尙昱;崔东洵;韩道成 -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 2022-01-28 - 2022-12-02 - H01M10/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膜粘合设备,其将电极层叠体中的第一电极的间隔部分和第二电极的间隔部分按压并粘合,所述电极层叠体包括第一隔膜片和第二隔膜片,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隔膜片上以规则间隔彼此间隔开,并且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二隔膜片上以规则间隔彼此间隔开。所述隔膜粘合设备包括:位于所述电极层叠体上方的粘合部,该粘合部按压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间隔部分以及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间隔部分;以及支撑辊,该支撑辊位于所述电极层叠体下方以支撑所述电极层叠体,其中,弹性材料添加到所述粘合部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使得在所述间隔部分中的相邻隔膜片被粘合。
  • 隔膜粘合设备
  • [发明专利]包括电极对准单元的电极制造设备和包括该电极制造设备的电极组件制造设备-CN202180024094.4在审
  • 金雄基;李相敦;崔东洵;韩道成;吕尙昱 -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 2021-10-15 - 2022-11-11 - H01M10/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制造设备和包括该电极制造设备的电极组件制造设备,电极制造设备包括:第一电极传送单元,其配置为传送在一个表面或两个相对表面上形成有电极涂层的第一电极;第一切割器,其配置为切割由第一电极传送单元传送的第一电极以形成第一单元电极;设置在第一电极传送单元的一侧的第一隔膜传送单元,第一隔膜传送单元配置为传送第一隔膜;第一传感器单元,其配置为感测第一单元电极的位置;和第一对准单元,其配置为调整第一单元电极的与其传送方向平行的外周边的传送速度,以便调整安放在第一隔膜的一个表面上的第一单元电极之间的间隔,其中在堆叠并层压具有不同极性的电极的工序之前确定正极和负极是否彼此对准,然后堆叠正极和负极,从而可防止由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错位而产生缺陷电极。
  • 包括电极对准单元制造设备组件
  • [发明专利]制造二次电池的设备及方法-CN202080085351.0在审
  • 崔东玘;李相敦;吴润鍾;吕尚昱 -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 2020-12-28 - 2022-07-22 - H01M10/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二次电池的设备及方法。制造二次电池的设备包括:固定部,其配置为按压并固定电池单元,电池单元包括电极组件、电解质以及配置为容纳电极组件和电解质的电池壳体,其中电池单元被固定为使得气袋部位于电池壳体的主体上方;穿孔部,其配置为通过刀具将固定的电池单元穿孔,以形成排气孔;将电池单元保持在真空状态并且将电池单元的内部气体排放到外部的真空部;防泄漏部,其配置为通过使用防泄漏块按压电池单元的通过真空部排放内部气体的气袋部来防止电解质泄漏;以及预密封(Pre‑sealng)部,其配置为密封气袋部。
  • 制造二次电池设备方法
  • [发明专利]制造电极组件的设备和方法-CN202080076334.0在审
  • 金雄基;李相敦;吕尙昱 -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 2020-11-09 - 2022-06-17 - H01M10/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电极组件的设备和方法。制造电极组件的方法包括:第一组合步骤,将第一电极与第一隔膜的上部组合,从而形成第一组合体;以及第二组合步骤,在将第二电极堆叠在第二隔膜上之后与第一组合体组合,使得第二电极隔着第一隔膜面对第一电极,其中第一组合步骤包括:第一电极切割工序,在作为行进方向的X轴方向上移动第一电极,以将第一电极切割成预定尺寸;第一电极传送工序,传送被切割的第一电极;第一次第一电极位置检测工序,测量第一电极传送工序中的第一电极在宽度方向上的Y轴位置;第一隔膜错位校正工序,将在行进方向上传送的第一隔膜沿Y轴与通过第一次第一电极位置检测工序检测的第一电极的Y轴位置对应地移动;第一堆叠工序,将第一电极堆叠在通过第一隔膜错位校正工序被校正位置的第一隔膜上;以及第一结合工序,通过施加热量和压力将堆叠的第一电极结合至第一隔膜。
  • 制造电极组件设备方法
  • [发明专利]用于处理衬底的装置-CN201810423887.3有效
  • 姜盛晧;金苍乭;李相敦 - 株式会社尤金科技
  • 2018-05-04 - 2022-04-19 - H01L21/67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处理衬底的装置,且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能够允许衬底处理气体在衬底上顺畅地流动的用于处理衬底的装置。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处理衬底的装置可通过设置在内部反应管的一侧上的气体供应单元及设置在内部反应管的面对气体供应单元的另一侧上以一直延伸到内部反应管的容置空间中基座的容置区外部的排放管道来形成层流,且控制被供应到衬底上的衬底处理气体的流动。
  • 用于处理衬底装置
  • [发明专利]基板支持组合体及基板处理装置-CN202080056395.0在审
  • 李相敦;金龙基;申良湜;孙成均;金哉佑 - 株式会社EUGENE科技
  • 2020-07-24 - 2022-03-18 - H01L21/687
  •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基板支持组合体包括:支持框,具有从该支持框的一表面凹入的一个以上插入孔,所述插入孔包括内侧移动孔及位于所述内侧移动孔外侧的螺纹孔;及基板支持体,包括轴主体及销轴,该轴主体的一侧插入设置于所述插入孔中,所述销轴与所述轴主体连接以接触支持基板,其中,所述轴主体包括内侧螺杆主体及连接主体,所述内侧螺杆主体在插入设置于所述插入孔中的状态下位于所述内侧移动孔中,所述连接主体设置在所述内侧螺杆主体与所述销轴之间且位于所述螺纹孔中,其中,所述螺纹孔的内径比所述内侧移动孔的直径及所述内侧螺杆主体的外径小,所述内侧螺杆主体可通过旋转穿过所述螺纹孔。
  • 支持组合处理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