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2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单脉冲测量材料非线性折射的装置-CN200920037641.9无效
  • 宋瑛林;杨俊义;金肖;税敏;李常伟 - 苏州大学
  • 2009-01-08 - 2009-10-21 - G01N21/41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脉冲测量材料非线性折射的装置,包括激光光源、分束器、监测光路和探测光路,所述监测光路中设有探测器,所述探测光路中设有凸透镜、待测样品和第二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探测光路的凸透镜之前,设有一相位物体,所述相位物体为环形结构,该环形部与内孔处的相位差在π/4~3π/4之间,内孔孔径为入射光斑束腰半径的0.1~0.3倍;在所述第二探测器之前,设有一中心和光轴重合的小孔径光阑。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测量非常方便,可应用于非线性光学测量、非线性光子学材料、非线性光学信息处理和光子学器件等研究领域,尤其是非线性光功能材料的测试和改性等关键环节。
  • 脉冲测量材料非线性折射装置
  • [实用新型]基于透镜几何光学成像的非线性吸收测量装置-CN200920038596.9无效
  • 宋瑛林;税敏;金肖;李常伟;杨俊义 - 苏州大学
  • 2009-01-07 - 2009-10-21 - G01N21/59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透镜成像的非线性吸收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激光器、聚焦透镜、分束器、监测光路和成像光路组成,所述分束器把激光器发出的激光脉冲分束至监测光路和成像光路,监测光路为一能量计探头,所述成像光路包括成像透镜和CCD相机,待测样品位于聚焦透镜的焦平面处,待测样品距离成像透镜的距离大于成像透镜的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且待测样品和CCD相机到成像透镜的距离满足几何光学成像关系。本实用新型装置光路简单,对光路的精度要求不苛刻;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样品不需要移动,测试过程简单,测量结果准确,测量速度快;数据处理简单;实验结果直观明了。
  • 基于透镜几何光学成像非线性吸收测量装置
  • [发明专利]单脉冲测量材料非线性的方法-CN200910030602.0有效
  • 宋瑛林;金肖;杨俊义;稅敏;李常伟 - 苏州大学
  • 2009-04-17 - 2009-09-16 - G01N21/41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脉冲测量材料非线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近似Tophat型激光脉冲,经相位物体后由分束镜分为两束,一束为监测光,另一束为探测光,测量步骤为:(1)将样品置于远离聚焦透镜焦平面的位置,分别记录监测光能量和脉冲光能量并计算比值;(2)将样品移至聚焦透镜的焦平面位置,分别记录监测光能量和脉冲光能量并计算比值;(3)用步骤(2)中得出的比值除以步骤(1)中得出的比值,得到归一化的非线性透过率,再经过处理得到材料的非线性折射系数。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实现简单,不需要移动,实验数据处理简单等优点;采用了Tophat脉冲光作为探测光,相比于高斯脉冲光,能将探测精度提高4倍。
  • 脉冲测量材料非线性方法
  • [发明专利]基于透镜几何光学成像的非线性吸收测量方法-CN200910029164.6有效
  • 宋瑛林;税敏;金肖;李常伟;杨俊义 - 苏州大学
  • 2009-01-07 - 2009-07-08 - G01N21/59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透镜几何光学成像的非线性吸收的测量方法,把激光器输出来的光分为监测光和探测光,监测光被一能量计探头接收,用来实时监测入射到待测样品上的能量,探测光经聚焦透镜聚焦以后照射到位于其焦点或附近位置的待测样品上,非线性导致经过样品的探测光空间分布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经过放在后面的成像透镜被CCD相机记录。按本发明方法工作的测量系统理论模型非常简单,数据处理容易,测量速度快,单脉冲测量降低了光学累积效应,非线性吸收的测量不受非线性折射的影响,对激光束的随机波动敏感度低,测量结果精确,实验结果直观明了等优点。
  • 基于透镜几何光学成像非线性吸收测量方法
  • [发明专利]自动操舵仪-CN200810106188.2有效
  • 李常伟 - 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08-05-09 - 2008-11-05 - G05D1/02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动操舵仪,包括:操作单元,用于将用户输入的指定航向信息和用于控制算法的控制参数发送给主控单元;外部接口单元,用于将来自外部设备的与当前航向有关的信息发送给主控单元;以及主控单元,包括:第一主控处理器,用于接收指定航向信息、控制参数、及与当前航向有关的信息并将指定航向信息、控制参数、及与当前航向有关的信息发送给第二主控处理器,以及用于将来自第二主控处理器的舵令发送给操舵装置以对操舵装置进行控制;以及第二主控处理器,用于利用控制算法根据指定航向信息、控制参数、与当前航向有关的信息来计算舵令,并将舵令发送给第一主控处理器。
  • 自动操舵
  • [发明专利]船舶远程监控管理系统-CN200810105853.6无效
  • 李常伟;刘波;谭容长 - 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08-05-04 - 2008-10-15 - G08G3/00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船舶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包括:船端装置,位于船舶端,用于采集与船舶有关的多种信息,并将所采集的多种信息发送到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船端装置的多种信息;以及客户端装置,位于岸端,用于从数据库服务器下载多种信息并对多种信息进行检索和/或回放以对船舶进行远程监控管理。通过本发明,建立了船、岸通信链路,提供信息监控和管理平台,使用户在办公室可以随时了解航行在世界各地船舶的状况。
  • 船舶远程监控管理系统
  • [发明专利]航行记录仪和航行记录方法-CN200810106763.9无效
  • 李常伟;覃善兴 - 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08-05-15 - 2008-10-15 - G07C5/08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航行记录仪和航行记录方法,其中,航行记录仪包括:记录模块,用于记录与船舶有关的数据;以及通讯模块,用于无线发送与船舶有关的数据。其中,通讯模块通过海事卫星将与船舶有关的数据发送出去。通讯模块还用于接收记录模块升级文件以对记录模块进行升级。通讯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岸端的指令以对记录模块进行控制。与船舶有关的数据包括以下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船舶航行数据、货物数据、及机舱数据。通过本发明,可以传回日常采集数据,提高数据利用价值,以及能够实现远程维护和升级,降低维护升级费用,并使整个过程更加简单。
  • 航行记录仪记录方法
  • [发明专利]通信控制系统-CN200810106658.5无效
  • 李常伟;覃善兴 - 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08-05-14 - 2008-10-15 - H04L12/28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信控制系统,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一种或多种信息,并将一种或多种信息发送给指令确定模块;指令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来自接收模块的一种或多种信息是否为指令信息;实时确定模块,用于在指令确定模块确定一种或多种信息不是指令信息的情况下,确定一种或多种信息是否为实时信息;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指令确定模块的确定结果和实时确定模块的确定结果对一种或多种信息分别进行转换;以及发送模块,用于将转换后的一种或多种信息分别发送给外部的多种信息收发设备中相应的信息收发设备,以通过相应的信息收发设备将转换后的一种或多种信息发送出去。
  • 通信控制系统
  • [发明专利]自动操舵仪-CN200810106195.2有效
  • 李常伟 - 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08-05-09 - 2008-10-08 - G05D1/02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双CAN网络的自动操舵仪,包括:操作单元,连接到第一局域控制网,用于接收指定航向信息和用于控制算法的控制信息,并通过第一局域控制网将指定航向信息和控制信息发送给第一主控单元;接口处理单元,连接到第一局域控制网,用于通过第一局域控制网将来自外部设备的与当前航向有关的信息发送给第一主控单元;以及第一主控单元,连接到第一局域控制网,用于通过第一局域控制网接收指定航向信息、控制信息、及与当前航向有关的信息,并通过控制算法根据指定航向信息、控制信息、及与当前航向有关的信息来计算舵令,并根据舵令对操舵装置进行控制。
  • 自动操舵
  • [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组内的单体电池监测装置-CN200520126458.8无效
  • 简敬修;李常伟;廖玉麟 - 玮辰(龙口)实业有限公司
  • 2005-12-24 - 2006-12-27 - H01M10/4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内的单体电池监测装置,包括至少由两个单体电池串联构成的电池组(1)和通讯接口(5);所述电池组(1)正负极输出端与至少由两组分压电路构成的电池电压转换电路(2)相连;所述电池电压转换电路(2)的输出端与CPU中心处理单元(3)相接;所述CPU中心处理单元(3)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存储器(4)、通讯接口(5)以及报警装置(6)相连。通过电池电压转换电路的监测和及时报警,使电动自行车用户有效地防止了对电池组内的单体电池充电时易产生电量的“过充”或骑行时易造成电量的“过放”现象,保护了单体电池免受损坏。经测试:其使用寿命同现有技术相比提高30%以上。
  • 一种电池组单体电池监测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