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1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油雾分离器-CN201910760812.9有效
  • 多田和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9-08-16 - 2022-01-04 - F01M13/04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雾分离器(101),具有:壳体(20、30),其具有窜缸混合气的流入部(22)和流出部(34),并从流入部(22)到流出部(34)形成流路(PA)、油分离器单元(102),其配置于流路(PA)。油分离器单元(102)具有设置有使流路面积较小的节流部(43)的第1板部(41)和设置有供通过节流部(43)的窜缸混合气碰撞的碰撞部的第2板部(51)。节流部(43)由从第1板部(41)的规定端面(41c)延伸设置的切口(43)构成,壳体(30)在其内壁(32)具有供包括第1板部(41)的规定端面(41c)的端部(410)嵌合的嵌合部(33)。
  • 分离器
  • [发明专利]油分离器单元-CN201910760184.4有效
  • 多田和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9-08-16 - 2021-09-14 - F01M13/04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分离器单元(102),具有:上游侧构件(40),其具有供窜缸混合气通过的开口部(43)、下游侧构件(50),其具有供窜缸混合气碰撞的碰撞部(51)、以及多孔材料(60),其捕捉通过了开口部(43)的窜缸混合气中所含的油雾。上游侧构件(40)具有与多孔材料(60)的第1面(62)对置的上游侧对置面(41a)和以在第1面(62)与上游侧对置面(41a)之间形成空隙的方式从上游侧对置面(41a)突设,并支承第1面(62)的间隔件(42)。间隔件(42)在前端部具有支承多孔材料(60)的第1面(62)与第2面(61)之间的侧面(65、66)的支承部(44)。
  • 分离器单元
  • [发明专利]油分离器单元-CN201910760205.2有效
  • 多田和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9-08-16 - 2021-09-14 - F01M13/04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分离器单元(102),具有:上游侧构件(40),其具有供窜缸混合气通过的开口部(43)、下游侧构件(50),其具有供窜缸混合气碰撞的碰撞部(51)、以及多孔材料(60),其捕捉通过开口部(43)的窜缸混合气中所含的油雾。上游侧构件(40)具有从与多孔材料(60)的第1面(62)对置的上游侧对置面(41a)突设并支承第1面(62)的间隔件(42),下游侧构件(50)具有从与多孔材料(60)的第2面(61)对置的下游侧对置面(51b)突设并支承第2面(61)的加强筋(55)。间隔件(42)向第1方向延伸,加强筋(55)向与第1方向大致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
  • 分离器单元
  • [发明专利]油分离器单元-CN201910760334.1有效
  • 多田和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9-08-16 - 2021-09-14 - F01M13/04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分离器单元(102),具有:上游侧构件(40),其具有供窜缸混合气通过的开口部(43)、下游侧构件(50),其具有供窜缸混合气碰撞的碰撞部(51)、以及多孔材料(60),其捕捉通过了开口部(43)的窜缸混合气中所含的油雾。上游侧构件(40)具有与多孔材料(60)的第1面(62)对置的上游侧对置面(41a)和设置于上游侧对置面(41a)的边缘部的大致U字形的一对凹部(46、47),下游侧构件(50)具有分别与一对凹部(46、47)嵌合的一对法兰部(52、53)。
  • 分离器单元
  • [发明专利]油雾分离器-CN201910941134.6有效
  • 多田和司;冨谷祐贵;金井耀平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9-09-30 - 2021-09-14 - F01M13/04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雾分离器,能够防止相较于分离部件位于下游的油雾卷入分离后的窜漏气体并供给至内燃机的进气系统。油雾分离器包括分离器壳、气体入口部、气体出口部、分离部件以及壁部。分离器壳形成有气体流路。气体入口部于气体流路的一侧将窜漏气体导入分离器壳。气体出口部于气体流路的另一侧将窜漏气体排出分离器壳。分离部件设置于分离器壳内,并位于气体入口部与气体出口部之间,以在窜漏气体于气体流路中流通时从窜漏气体中分离出油雾。壁部立设于分离器壳内的底壁上,并在分离部件与气体出口部之间偏向气体出口部的位置上与气体出口部相向。
  • 分离器
  • [发明专利]内燃机-CN201710455499.9有效
  • 小西幸生;多田和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7-06-16 - 2020-07-28 - F02F1/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在该内燃机中,气缸体包括第一漏气通道和第一回油通道。气缸盖包括第二漏气通道、回油室和第二回油通道,所述第二漏气通道将所述第一漏气通道与和气体‑液体分离器连接的连接通道连接,所述回油室分别地通过第一分隔壁与气门传动室分离并且通过第二分隔壁与所述第二漏气通道分离,并且所述回油室设置有第一回油孔,所述第一回油孔与所述气体‑液体分离器连接,所述第二回油通道将所述气门传动室与所述第一回油通道连接。所述第一分隔壁形成有将所述回油室与所述气门传动室连接的第二回油孔。所述第二分隔壁形成有在高于所述第二回油孔的位置将所述回油室与所述第二漏气通道连接的通风孔。
  • 内燃机
  • [发明专利]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气缸盖-CN201410040475.3有效
  • 多田和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4-01-27 - 2018-10-09 - F02F1/42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1)的气缸盖(4)。该气缸盖(4)设置有从气缸盖(4)的侧表面(4a)突出的凸出部分(41),以在内部限定排气汇合部分(17)的至少一部分。凸出部分的下游端形成为排气出口管状部(42),该排气出口管状部的内部限定排气出口(18)。排气出口管状部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对肋部(47),这一对肋部朝向和远离气缸盖的侧表面延伸,从而有利地防止排气出口管状部的热变形。
  • 用于内燃发动机缸盖
  • [发明专利]供内燃发动机的气缸盖用的冷却结构-CN201410041099.X有效
  • 多田和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4-01-28 - 2017-01-04 - F02F1/4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发动机(1)的气缸盖(4)用的冷却结构,所述气缸盖的内部设置有排气汇合部分(17),这样可以在实现对包围排气汇合部分的部分进行均匀和有效的冷却的同时,防止气缸盖变得尺寸过大。从上方覆盖燃烧室(6)的主水套(51)与下部排气水套(53)直接连通,所述下部排气水套又经由竖向通道(55)与上部排气水套(54)连通,该竖向通道被限定在上部排气水套相对于气缸阵列方向的一端上。冷却水从上部排气水套的另一端排出,上部排气水套在其位于对应于排气出口的部分的下游的部分中包括从排气汇合部分的外轮廓向外突出的部分。
  • 内燃发动机缸盖冷却结构
  • [发明专利]用于内燃发动机的冷却结构-CN201410039866.3有效
  • 多田和司;白井裕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4-01-27 - 2014-08-06 - F01P3/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冷却结构。在具有内部限定排气汇合部分(17)的气缸盖(4)的内燃发动机中,在不增加冷却水的所需量或气缸盖的尺寸的情况下,包围排气出口(18)的区域被适当地冷却,排气出口在气缸盖的排气侧上被限定在纵向中点处。气缸盖的内部设置有从上方覆盖燃烧室的主水套(51)、分别从下方和上方覆盖排气汇合部分的下部排气水套(53)和上部排气水套(54),主水套设置有围绕各气缸孔设置的多个冷却水入口(50a),并且主水套与下部排气水套连通。将上部排气水套和下部排气水套连通的竖向通道(55)设置在另一个排气水套的从其对应于排气出口的位置沿气缸阵列方向朝一侧偏移的部分中。
  • 用于内燃发动机冷却结构
  • [发明专利]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气缸盖-CN201410039645.6无效
  • 多田和司;桥本明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4-01-27 - 2014-08-06 - F02F1/4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1)的气缸盖,该气缸盖的内部设置有排气汇合部分(17),这可以在防止包围排气汇合部分的出口端的部分的热变形的同时,避免气缸盖尺寸过大。排气汇合部分(17)的排气出口(18)由排气出口管状部(42)限定,该排气出口管状部从气缸盖(4)的侧表面突出,排气出口管状部(42)远离燃烧室向上倾斜,并且该排气出口管状部的自由端具有用于连接增压器(19)或通向增压器的连接管的安装面(42a)。下部排气水套(53)的从下方覆盖排气汇合部分(17)的部分(舌形部(53e))延伸进入排气出口管状部(42)的下壁(42b)。
  • 用于内燃发动机缸盖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