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三螺旋层次化船舶概念设计方法-CN202310771875.0在审
  • 杨萌;龚俊斌;刘维勤;汪皓;彭水涛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2023-06-27 - 2023-09-22 - G06F30/1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螺旋层次化船舶概念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船舶设计需求参数,所述参数包括船型参数、性能指标、设备指标参数;对船舶概念方案进行初始参数化建模,形成参数化矩阵;进行第一轮螺旋设计;进行第二轮螺旋设计;从设备选型数据库中匹配得出m套选型设备型号;进行第三轮螺旋设计;进行设备选型与布置方案优选;进行三维参数化型线设计方案优选,螺旋设计结束。本发明建立三螺旋的船舶概念方案快速设计方法模型,实现了船舶主尺度论证、功能布局优化和型线设计三者的设计模型统一,能够快速生成船舶概念设计参数化生成解,每次设计解生成时间不超过一天,大大提高设计效率。
  • 一种螺旋层次船舶概念设计方法
  • [发明专利]用于无人艇对接的连接器机构-CN202111497141.5有效
  • 刘维勤;罗文平;张亚强 - 武汉理工大学
  • 2021-12-09 - 2023-03-28 - B63B17/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艇对接的连接器机构,属于船舶对接技术领域。该连接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安装体和连接杆,第一安装体上具有安装槽,连接杆的伸缩地安装在安装槽中且一端具有第一锁止结构。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安装体,第二安装体上具有卡接凹槽和锥形面导向板,锥形面导向板上具有锥形导向孔,锥形导向孔的一端与卡接凹槽的槽口连接,锥形导向孔的另一端位于卡接凹槽内部,且设置有与第一锁止结构相匹配的第二锁止结构,连接杆能够沿锥形导向孔伸入卡接凹槽内部,并通过第一锁止结构与第二锁止结构相配合,以与第二安装体锁止固定。结构简单,对接方便,能够提高无人艇在风浪影响下的对接成功率。
  • 用于无人对接连接器机构
  • [发明专利]一种舷侧的水面艇回收装置-CN202011537344.8有效
  • 刘维勤;罗文平 - 武汉理工大学
  • 2020-12-23 - 2022-12-23 - B63B23/00
  •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位于舷侧的水面艇回收装置,包括水面艇和母船,其特征在于水面艇的中部上表面设置有船中绞车,水面艇的船首上表面设置有船首绞车;母船的舷侧设置有与船体表面相垂直的船首横杆,船首横杆上设置有牵引绳,所述船首横杆设置于水面艇的船首前侧上方:母船的舷侧设置有与船体表面相垂直主吊装置,主吊装置上设置有牵引绳,主吊装置设置于水面艇的船体中部上方;主吊装置高于船首横杆;主吊装置的牵引绳用于连接船中绞车的牵引绳;船首横杆的牵引绳用于连接船首绞车的牵引绳。本发明水面艇的运动幅度减小且对母船的要求降低,从而使得回收的安全性以及便捷性大幅提升。
  • 一种水面回收装置
  • [发明专利]基于智能推理的船舶设计方法-CN202110256892.1有效
  • 刘维勤;罗文平 - 武汉理工大学
  • 2021-03-09 - 2022-08-19 - B63B71/00
  • 本发明一种基于智能推理的船舶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主尺度参数库与待设计的船舶指标相关联通过深度学习与智能推理,得出主尺度参数;将船体型线离散为船艏型线、船艉型线、船舯型线;将主尺度参数分别与船艏型线库与船艉型线库相关联通过深度学习与智能推理获得船艏型线和船艉型线,对船艏型线和船艉型线进行快速光滑插值形成船舯型线,以生成船体型线;将主尺度参数与总布置数据库相关联,得出总布置方案;将主尺度参数与横剖面结构数据库相关联,得出横剖面设计方案;将主尺度参数与主要设备数据库相关联,通过深度学习与智能推理,根据船体型线布置进行优化,得出主要设备;本发明大幅减少了船舶概念方案设计的时间。
  • 基于智能推理船舶设计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梁结构滞回试验的装置及方法-CN202110960992.2在审
  • 黄宇;赵迎春;犹元维;刘维勤 - 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2021-08-20 - 2021-11-12 - G01M5/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梁结构滞回试验的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并排设置有左右两个圆撑,每个圆撑分别贯穿连接有刚性延伸段,刚性延伸段的外端设置有孔洞,孔洞上分别通过加载绳连接有加载装置。所述刚性延伸段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待测梁结构。其中,待测梁结构、固定螺栓与刚性延伸段处于一条直线上。本发明采用力载荷和位移载荷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更准确的捕捉梁结构发生塑性大变形之后承载路径的变化,获得梁结构在周期往复载荷作用下的滞回特性曲线,从而评估梁体结构的强度储备是否满足要求,保障人员和货物的安全。
  • 一种结构试验装置方法
  • [发明专利]搭载有翻转式救生装置的救生无人艇及救生方法-CN201811443183.9有效
  • 刘维勤;张国威;黄宇;王松波;宋学敏 - 武汉理工大学
  • 2018-11-29 - 2021-09-03 - B63C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搭载有翻转式救生装置的救生无人艇,包括无人艇本体和设置在无人艇本体第一端的翻转式救生装置;所述无人艇本体设置有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探测装置;所述翻转式救生装置包括旋转支架和兜篮;所述旋转支架第一旋转轴与无人艇本体的第一端铰接相连,所述无人艇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旋转轴设置有扭矩感应器;所述兜篮包括刚性篮框和周围与刚性篮框相连的兜网,所述刚性篮框的两侧边铰接在旋转支架前端的支撑臂上;所述无人艇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无人艇本体的第一端和刚性篮框的后端铰接相连。该救生无人艇配合本发明同时公开的救生方法,能够对落水人员实施有效救助。
  • 搭载翻转救生装置无人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超大型浮体的阻尼式连接器-CN202010886500.5在审
  • 刘维勤;吴昊 - 武汉理工大学
  • 2020-08-28 - 2020-12-01 - F16F9/26
  • 本发明涉及海上超大型浮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大型浮体的阻尼式连接器。本发明所设计的超大型浮体的阻尼式连接器,它是由两个阻尼式连接单元连接组成,两个阻尼式连接单元均包括缸体、活塞、活塞杆和水流通通路,活塞杆的连接端伸入缸体内与活塞连接,活塞将缸体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水流通通路包括开设缸体侧壁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及装有水的水舱,第一通孔与第一腔室相连通,第二通孔与第二腔室相连通,水舱内的水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连通;两个阻尼式连接单元的活塞杆的驱动端相连接。本发明不仅能够显著减小连接器的载荷,而且具有不易损坏、阻尼大小可调的特点。
  • 一种超大型阻尼连接器
  • [实用新型]一种船用减摇液压臂投放装置-CN201921229900.8有效
  • 王绪明;宋学敏;刘维勤;王子寒 - 武汉理工大学
  • 2019-07-31 - 2020-06-19 - B63B39/0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减摇液压臂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在船体的两侧对称设有凹腔,在凹腔内至少设有一个液压伸缩式旋转臂,所述伸缩式旋转臂的外端连接细长漂浮体,所述伸缩式旋转臂伸出并旋转时,两组液压伸缩式旋转臂的细长漂浮体及船体构成三体船,所述伸缩式旋转臂收回时,细长漂浮体位于凹腔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单体小船型等风浪大时横摇运动幅度大持续时间长等问题,大幅横摇会影响船舶上的仪器设备运作,减摇装置保证了船舶的安全航行。
  • 一种船用减摇液压投放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无人船艇救生器弹射装置-CN201911280113.0在审
  • 王绪明;刘维勤;苏健 - 武汉理工大学
  • 2019-12-13 - 2020-03-27 - B63C9/2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船艇救生器弹射装置,包括气源、工作气腔、气动缸、喷嘴、压力控制器,气源产生高压气体,高压气体经管路分流后分别进入Ⅰ号管路与Ⅱ号管路中,Ⅰ号管路高压气体进入工作气腔中的气动缸的一侧,气动缸一侧进气另一侧出气,并维持进气状态,Ⅱ号管路气体持续进入工作气腔中,并在储存在工作气腔中,使工作气腔中气体压力值不断升高,压力控制器监测到工作气腔中气体压力达到喷射救生筏所需气压时,喷嘴口打开。本发明气胀式救生筏自动投射装置投放救生筏,救生筏落水后自动展开,高效搭救落水人员。
  • 一种无人船艇救生弹射装置
  • [发明专利]片体可移动式三体船-CN201711116144.3有效
  • 刘维勤;黄宇;张国威;宋学敏 - 武汉理工大学
  • 2017-11-13 - 2020-02-07 - B63B1/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体可移动式三体船,该三体船包括主体和设置在主体两侧的片体,所述主体的上方设置有与其长度方向中轴线垂直布置的中空状刚性连杆,所述刚性连杆内腔通过轴承安装有贯穿其轴向两端的电动横向伸缩杆,所述电动横向伸缩杆的两端各与一个片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刚性连杆的外圈穿设有若干个纵向滚轮,所述主体的甲板上对应设置有沿主体长度方向布置用于供纵向滚轮滚动的纵向滚轮槽、以及用于驱动刚性连杆旋转带动纵向滚轮沿纵向滚轮槽向前或者向后滚动的电动驱动装置。本发明的三体船可以实现主体与片体的位置可变,使三体船型根据海况改变主体与片体的空间位置,获得优良的耐波性能和减摇性能。
  • 片体可移动式三体船
  • [发明专利]船舶横倾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CN201710281536.9有效
  • 刘维勤;吴昊;刘佳琦;周柏胜;王凡;白天宇 - 武汉理工大学
  • 2017-04-26 - 2019-11-05 - G05D1/02
  • 本发明涉及船舶横倾智能控制系统,它的左水泵的输入口连通右压载水舱,左水泵的输出口连通左压载水舱,右水泵的输入口连通左压载水舱,右水泵的输出口连通右压载水舱,控制器的第一水泵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左水泵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控制器的第二水泵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右水泵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倾角仪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倾角仪接收机的信号输入端,倾角仪接收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脑的船舶倾角数据输入端,电脑的水泵控制指令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本发明采用智能船舶横倾智能控制系统取代了人工船舶横倾调节,使船舶横倾调整更加精确迅速。
  • 船舶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方法
  • [发明专利]船舶耐波性试验装置-CN201710317557.1有效
  • 刘维勤;张淞;李顺杰;崔紫阳;贾丽晔 - 武汉理工大学
  • 2017-05-08 - 2019-08-20 - G01M10/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耐波性试验装置,安装在船模上用于测试其耐波性,包括水平横杆、与水平横杆垂直布置的垂向竖杆、套设于垂向竖杆上端的垂向套筒、设置在水平横杆轴向两侧的限位板、以及两个用于支撑安装水平横杆的安装座;所述垂向竖杆的底端与水平横杆的中间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横杆的轴向两端可分别穿过安装座与限位板的外壁抵接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将垂向套管套设在垂向竖杆的上方,垂荡时垂向竖杆上下运动,船模垂荡时垂直方向不会被限制垂直位移,不需要过多强行限制船模,从而使得船模在波浪中测出的位移数据准确度高。
  • 船舶耐波性试验装置
  • [发明专利]船舶纵倾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CN201710281659.2有效
  • 刘维勤;吴昊;刘佳琦;周柏胜;王凡;万文超 - 武汉理工大学
  • 2017-04-26 - 2019-07-09 - B63B39/03
  • 本发明涉及船舶纵倾智能控制系统,它包括电脑、倾角仪接收机、控制器、前水泵和后水泵、前压载水舱、后压载水舱、倾角仪,前水泵的输入口连通后压载水舱,前水泵的输出口连通前压载水舱,后水泵的输入口连通前压载水舱,后水泵的输出口连通后压载水舱,所述控制器的第一水泵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前水泵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控制器的第二水泵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后水泵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倾角仪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倾角仪接收机的信号输入端,倾角仪接收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脑的船舶倾角数据输入端,电脑的水泵控制指令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本发明采用智能船舶纵倾智能控制系统取代了人工船舶纵倾调节,使船舶纵倾调整更加精确迅速。
  • 船舶纵倾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