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料的处理无效
申请号: | 93103682.8 | 申请日: | 199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35C | 公开(公告)日: | 1997-12-10 |
发明(设计)人: | R·T·迪牧;T·N·卡尼;I·M·奥格尔维;A·E·茫迪;P·D·泽曼切夫;A·I·维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西登斯拉穆塞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D3/00 | 分类号: | A62D3/00;B09B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大建 |
地址: | 澳大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料 处理 | ||
1.一种物料处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热解器中产生等离子体;将被处理的物料以细小喷雾和/或气体的形式引入上述等离子体中;所述物料以物流形式向所述热解器的一出口端方向移动通过该热解器;在所述物料流移动过程中保持所述物料高温,以使所述物料基本上彻底热解,并基本上防止再化合成不希望的付产物;所述物料以高于发生所述再化合的温度通过所述出口端;及在物料流温度降至将发生所述不希望付产物再化合的水平以前在上述出口处或者在邻近上述出口处的地方使上述物料流迅速急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物料流体的温度在被急冷之前应使物料流体中的CO不开始还原成CO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等离子体是通过使用一惰性气体产生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气体是氩气或含氩气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等离子体是通过在两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弧产生的,在邻近电极的上述弧的接合处,将上述物料引入等离子体中,上述电极是阳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等离子体是通过在两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弧产生的,上述物料被输送到上述弧的中心区域。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物料的加入方向,大致横向于在两电极之间延伸的弧的方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物料以雾化液体的形式输送到上述热解器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雾化液体的液滴的大小为100微米或更小些。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物料以固体颗粒的形式输送到上述热解器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颗粒的大小为100微米或更小些。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或者邻近上述物料输入的地方,向上述热解器中输入氧气。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热解器中有部分氧化气体。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热解器包括一等离子体喷管和一热区,该热区位于喷管和急冷发生处之前。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热区是在一管中形成的,控制上述物料与上述管的周围表面接触所形成的边界层,使物料流体在进行急冷之前温度基本上保持稳定。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热解器包括一个管,物料穿过该管流向出口,控制上述物料与上述管的周围表面接触所形成的边界层,使物料流体在进行急冷之前,温度基本上保持不变。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上述边界层中产生紊流来控制上述边界层。
18.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物料流体向内偏移向其中心来控制边界层。
19.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形成边界层的管的管壁保持在一适当高的温度来控制边界层。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急冷后的物料进到一容器中,在该容器中,残留的有毒物质被吸附在固体载体物质上,然后再将上述载体物质与物料相分离。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载体物质是颗粒碳。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颗粒碳是在热解器中形成的。
23.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有毒物质从上述载体物质上解吸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西登斯拉穆塞特有限公司,未经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西登斯拉穆塞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368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