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97666.2 | 申请日: | 2023-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58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果风松;沈长根;李永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华派克邯郸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02 | 分类号: | B29C43/02;B29C43/32;B29C43/34;B29C43/36;B29C43/50;B29C43/52;B29C4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张树朋 |
地址: | 056000 河北省邯郸市冀南新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模压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包括:步骤包括:S1:开启模具,铺设增强材料并对模具进行预热;S2:闭合模具,将增强材料压紧、贴合于模具内;S3:维持模具密封的同时,将上模和下模分离0.5‑1mm形成模腔;S4:通过抽真空设备将模腔内抽真空;S5:通过注浆设备向真空的模腔内灌注复合材料;S6:灌注结束后闭合模具并对模具进行加热,复合材料固化后停止加热;S7:制品脱模并取出。通过注浆设备进行高压灌注,然后通过加热冷却装置对模具适时加热和冷却,解决灌注不饱满和纤维聚集的问题,有效提高产品的纤维含量和产品性能,能一次成型结构复杂的制品;便于实现专业化和自动化批量生产,降低制品价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复合材料模压成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模压成型工艺是复合材料生产中的一种成型方法。它是将一定量的预混料或预浸料加入金属对模内,经加热、加压固化成型。
现有模压成型工艺在应对微小流量、高压灌注时,容易出现灌注不饱满的现象,这会导致灌注原料流失,或因模具加热导致原料凝固过快堵住模具内的流道,出现纤维局部聚集的现象,由此会导致制品性能下降,灌注制品材质均匀性差、灌注效率低等缺点,浪费极大,成本很难控制。
因此,需要从灌注设备、灌注工艺等方面综合考虑,开发一套成熟的模压成型工艺,以解决灌注不饱满和纤维聚集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步骤包括:
S1:开启模具,铺设增强材料并对模具进行预热;
S2:闭合模具,将增强材料压紧、贴合于模具内;
S3:维持模具密封的同时,将上模和下模分离0.5-1mm形成模腔;
S4:通过抽真空设备将模腔内抽真空;
S5:通过注浆设备向真空的模腔内灌注复合材料;
S6:灌注结束后闭合模具并对模具进行加热,复合材料固化后停止加热;
S7:制品脱模并取出。
优选的是,所述模具包括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所述上模通过往复机构与所述下模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下模上设置有加热冷却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注浆设备通过封压装置与所述上模的内顶面连通,所述抽真空设备通过吸顶装置与所述下模的内底面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封压装置包括流通管、锥形塞、平移组件和驱动电机;所述流通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注浆设备和所述上模连通,所述锥形塞通过平移组件设置在所述流通管内,所述平移组件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活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锥形塞的斜面上沿径向设置有贯穿的流通孔,所述流通孔的直径与所述流通管的内径相适应,所述锥形塞位于流通孔两侧的斜面的弧形面积大于所述流通孔的开口面积,所述锥形塞的小直径端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流通管活动连接,所述锥形塞的大直径端设置有传动柱,所述传动柱上设置有密封塞和连杆,所述锥形塞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平移组件活动连接,所述密封塞与所述流通管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柱的端部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华派克邯郸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华派克邯郸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976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上方灌溉的顶部行走式喷淋水车
- 下一篇:一种宽体环式刨片机分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