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质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310002565.2 申请日: 2023-01-03
公开(公告)号: CN115957740A 公开(公告)日: 2023-04-14
发明(设计)人: 徐景东;曾晓霖;李慧胜;艾子龙;马小波;徐人威;王娇红;孟祥东;王美玲;陈伟敏 申请(专利权)人: 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中化泉州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B01J23/24 分类号: B01J23/24;B01J37/02;C10G45/08;C10G45/04
代理公司: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代理人: 刘佳;蔡学俊
地址: 362103 福建省泉***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重质油 加氢 处理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重质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由球形氧化铝载体和负载在该载体上的活性金属组分构成,且沿球体径向从球心到外表面其平均孔直径逐渐增大;按压汞法计,所述催化剂的孔容为0.5~0.9mL/g,平均孔直径为15~30nm,比表面积为80~160m2/g,其球心处平均孔直径为10~20nm,球径90%处至球体外表面的平均孔直径为25~40nm;

所述活性金属组分由至少一种的VI B族金属和至少一种的VIII B族金属组分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质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金属氧化物形式计,所述催化剂中VI B族金属的含量为1~10wt%,VIII B族金属的含量为0.1~2wt%。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质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拟薄水铝石PB-1、拟薄水铝石PB-2和载体辅料以不同的加料速率分别加入混料机中进行混合,并喷入一定量的胶溶剂进行滚动成球,然后经干燥、焙烧,得到球形氧化铝载体;

(2)用含VI B族金属和VIII B族金属的金属盐水溶液浸渍步骤(1)得到的球形氧化铝载体,经干燥、焙烧后得到所述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质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用拟薄水铝石PB-1和PB-2的重量百分比为20~80:80~20。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重质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拟薄水铝石PB-1的孔容为0.7~1.1mL/g,比表面积为150~250m2/g,晶体尺寸d(120)为5~15nm;所述拟薄水铝石PB-2的孔容为0.6~1.0mL/g,比表面积为60~150m2/g,晶体尺寸d(120)为30~50n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质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载体辅料为田菁粉、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其加入量占所得氧化铝载体重量的0.5~5.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质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混合时,是将拟薄水铝石PB-1以每小时加入其总用量20~40%的初始加料速率,按每小时减少其总用量2~8%的速率持续加入混料机中,同时将拟薄水铝石PB-2以每小时加入其总用量0.1~10%的初始加料速率,按每小时增加其总用量2~8%的速率持续加入混料机中,并将载体辅料以每小时加入其总用量10~20%的恒定速率持续加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质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胶溶剂为无机酸或/和有机酸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水溶液,其质量浓度为1~10%,其加入量占所得氧化铝载体重量的2~8%。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质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干燥的温度为20~120℃,时间为1~24小时;所述焙烧的温度为500~900℃,时间为1~6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质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浸渍的时间为0.1~24小时;所述干燥的温度为60~200℃,时间为1~24小时;所述焙烧的温度为400~600℃,时间为1~6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中化泉州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中化泉州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0256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Zn2+-201610003885.X
  • 施雷 - 苏州都尚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2016-01-05 - 2016-06-22 - B01J23/2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n2+掺杂MnO2基催化剂纳米棒及其合成方法。该纳米棒直径为1~10纳米,长度为10‑200纳米,晶型为α‑MnO2。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重复性好,易于工业化生产,因其电气性质和纳米结构和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催化能力,有望在透明导电膜、柔性显示器件、薄膜晶体管、传感器、超级电容等电子电器领域和纳米材料空气净化领域得到应用。
  • 烯烃单体的催化三聚-200480029664.5
  • E·德兰特;R·厄尼斯特 -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 2004-10-07 - 2006-11-22 - B01J23/24
  • 一种适用于烯烃单体三聚的催化剂组合物,其中该催化剂组合物包含:a)铬、钼或钨源;b)通式(I)的配体:(R1)(R2)P-X-P(R3)(R4),其中:X是二价有机桥连基团;R1和R3独立地选自烃基、取代烃基、杂烃基和取代杂烃基,条件是当R1和R3是环芳基时,它们在任意邻位上均不含极性取代基;R2和R4独立地选自任选取代的环芳基,每一个R2和R4在至少一个邻位上带有极性取代基;和c)助催化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烯烃单体三聚的方法,特别是乙烯三聚成1-己烯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将至少一种烯烃单体与上述催化剂组合物接触。
  • 使用催化剂混合物的重原料HPC方法-200380108308.8
  • F·L·普兰滕戈;藤田胜久;阿部哲 - 阿尔伯麦尔荷兰有限公司;日本凯金株式会社
  • 2003-12-04 - 2006-02-15 - B01J23/24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烃原料的加氢处理方法,其优选以沸腾床方法通过使所述原料与两种满足指定孔径分布要求的加氢处理催化剂的混合物接触来进行。更具体而言,在催化剂I中,有至少50%的总孔隙体积处于直径为至少20纳米(200)的孔中,和10-30%的总孔隙体积处于直径为至少200纳米(2000)的孔中,而在催化剂II中,有至少75%的总孔隙体积处于直径为10-120纳米(100-1200)的孔中,0-2%的总孔隙体积处于直径至少为400纳米(4000)的孔中,和0-1%的总孔隙体积处于直径至少为1000纳米(10000)的孔中。该方法将高杂质脱除率与高转化率、低的残渣形成率以及高的工艺灵活性结合在一起。
  • 高度合金化铂基复合金属纳米催化剂的络合还原制备方法-200510040222.7
  • 唐亚文;陈煜;陆天虹 - 南京师范大学
  • 2005-05-25 - 2006-01-18 - B01J23/24
  • 高度合金化Pt基复合金属纳米催化剂的络合还原制备方法:前驱体注入:在炭载体加入Pt化合物和其他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络合剂混合溶液,搅拌,得组分A,其他金属是指Ru、Os、Pd、Rh、Ir或Cr;低温液相还原:组分A在0-80℃下加入过量还原剂溶液搅拌,还原出的金属盐微粒吸附于碳载体上,得组分B;后处理:组分B烘干除去溶剂后依次水洗、醇洗;在一定的气氛下40-150℃干燥,即制得炭载体负载的PtM/C催化剂(M=Ru、Os、Pd、Rh、Ir或Cr)。本发明改变了Pt络合物的电极电位使Pt和其他金属同时还原,达到多元金属在碳载体表面的有序沉积,提高了复合金属的合金化程度。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