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腔梁的制备模具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37110.2 | 申请日: | 2022-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1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纪俭;盖克静;王松;陈东方;尹秋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46 | 分类号: | B29C7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腔梁 制备 模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腔梁的制备模具及制备方法,其中,多腔梁的材质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多腔梁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一方向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分支方向和第二分支方向,制备模具包括:外模,包括相对接的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围合形成模压空间;配置于模压空间内的芯模组,包括若干芯模,至少一个芯模为变截面模,变截面模包括第一分模和第二分模,第一分模包括在第一分支方向上渐缩设置的第一变截面段,第二分模包括在第二分支方向上渐缩设置的第二变截面段,第一分模沿第一分支方向和第二分模相对接,变截面模的中部区域的截面积小于两端区域的截面积。上述制备模具可以实现多腔梁的一体固化成型,并且可以方便地进行脱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腔梁的制备模具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纤维复合材料梁体通常是采用预浸料模压成型,但是,对于在延伸方向上截面形状不一致的梁体,如两端截面大、中间截面小的梁体,其模具的制备以及脱模均存在较大的难度。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案,以克服或者缓解上述缺陷,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腔梁的制备模具及制备方法,其中,该制备模具可以实现多腔梁的一体固化成型,并且可以方便地进行脱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腔梁的制备模具,所述多腔梁的材质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所述多腔梁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分支方向和第二分支方向,所述制备模具包括:外模,包括相对接的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所述第一模体和所述第二模体围合形成模压空间;配置于所述模压空间内的芯模组,包括若干芯模,至少一个所述芯模为变截面模,所述变截面模包括第一分模和第二分模,所述第一分模包括在所述第一分支方向上渐缩设置的第一变截面段,所述第二分模包括在所述第二分支方向上渐缩设置的第二变截面段,所述第一分模沿所述第一分支方向和所述第二分模相对接,所述变截面模的中部区域的截面积小于两端区域的截面积。
采用这种方案,变截面模为分体式的第一分模和第二分模,可以方便第一分模和第二分模的加工制备;第一分模包括第一变截面段,第二分模包括第二变截面段,第一变截面段和第二变截面段渐缩设置的方向是相反的,在二者对接后,可以形成中间细、两头粗的变截面模,进而可以加工制备中间细、两头粗的变截面内腔,以实现具有复杂腔型结构的多腔梁的一体成型,有利于保证该多腔梁的成型质量和力学性能;在进行脱模时,第一分模可以沿着第二分支方向拔出,第二分模可以沿着第一分支方向拔出,第一分模、第二分模和已经成型的多腔梁的腔壁之间不会产生干涉,可容易地实现脱模。
可选地,所述第一分模配置有在所述第一分支方向上错位设置的若干插接部,所述第二分模配置有在所述第二分支方向上错位设置的若干配合部,所述插接部和所述配合部的数量相同,且各所述插接部一一对应地插装于各所述配合部。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可拆卸连接件,所述第一分模和所述第二分模还通过所述第一可拆卸连接件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分模包括和所述第一分支方向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对接面,所述第二分模包括和所述第二分支方向呈夹角设置的第二对接面,所述第一对接面和所述第二对接面相平行,所述第一分模和所述第二分模通过所述第一对接面和所述第二对接面相对接;还包括第二可拆卸连接件,所述第一分模和所述第二分模还通过所述第二可拆卸连接件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分模和所述第二分模均设置有第一镂空结构,用于操作所述第二可拆卸连接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模体和所述第二模体的对接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多腔梁还包括第三方向,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均呈夹角设置;各所述芯模中,至少部分所述芯模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排布,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和所述外模不相邻的所述芯模的周壁面配置有柔性层。
可选地,至少部分所述芯模配置有加热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371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