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络筒柔性物流减少纱线损伤的纱线生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34557.2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9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加宏;徐丽琴;徐珊;沈桂平;陆春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扬子纺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67/06 | 分类号: | B65H67/06;B65H54/7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吴佳佳 |
地址: | 21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柔性 物流 减少 纱线 损伤 生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络筒柔性物流减少纱线损伤的纱线生产系统,包括络筒柔性物流系统,所述络筒柔性物流系统包括络筒提升系统、纡子准备站、纡子输送系统、单锭纱线通道和布纱装置;布纱装置中设置布纱选项,布纱选项包括平均迁移率、防重叠、对称率、横动宽度、中间位置刮水臂和筒子横动移位。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运用络筒柔性物流系统,智能化生产,减少纱线损伤的同时能有效减少纱线毛羽的产生,同时该过程能减少人工运输,降低生产成本,经济高效的通过络筒柔性物流减少纱线损伤的纱线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通过络筒柔性物流减少纱线损伤的纱线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针织类的衣服普遍都有起毛起球现象,有些起毛起球还很严重,严重影响消费者的穿着体验以及消费心理,因此起毛起球问题一直都是针织行业最头疼的问题,而要提高起毛起球性能,主要的还是要减少毛羽的产生。本发明采用独家特有的络筒柔性物流系统能有效减少纱线毛羽的产生,从而提高纱线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同时纱线的强力、条干也得到了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用络筒柔性物流系统,智能化生产,减少纱线损伤的同时能有效减少纱线毛羽的产生,同时该过程能减少人工运输,降低生产成本,经济高效的通过络筒柔性物流减少纱线损伤的纱线生产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通过络筒柔性物流减少纱线损伤的纱线生产系统,包括络筒柔性物流系统,所述络筒柔性物流系统包括络筒提升系统、纡子准备站、纡子输送系统、单锭纱线通道和布纱装置,络筒提升系统运用油压提升器将纡子纱框缓慢提升起来,油压提升器可以根据油压泵的频率输出功率调节提升器的快慢,将纡子翻到纡子振动平台上,纡子准备站,在单锭缺料时,单锭将信号发送到车尾准备站,车尾准备站由振动盘、振动平台、提升器组成,当振动盘纡子量低于设定量时,纡子量小时,光电感应器检测不到纡子,启动纡子振动平台,振动平台由振动电机控制,振动电机为同向工作,只往前面推送不会反向推送,这样振动盘工作时,纡子就会被推送到纡子振动盘中,当振动平台上缺料时,振动平台会将信号送给提升器电机,原理同上,提升电机工作,将纱框提高,将纡子再次翻上振动平台,纡子输送系统,纡子通过准备站后,通过筛选装置将纡子插在纡子座上,再经过输送带将纡子输送到所缺料的单锭上,完成输送任务,单锭纱线通道,当单锭上的纡子被退绕结束或因为退绕过失败需要换纡子时,换纡子旋转换装置将空的纡管或退绕失败的纡子换成新的纡子;所述布纱装置中设置布纱选项,布所述纱选项包括平均迁移率、防重叠、对称率、横动宽度、中间位置刮水臂和筒子横动移位。
优选的,所述平均迁移率每个布纱杆行程的辊转数,灵活度描述了辊转数和布纱杆行程之间的关系,每个布纱行程的辊转数设定范围为1.5、2.0、2.5和3.0。
优选的,所述对称率为对称关系,目标是在筒子宽度上实际均匀的布纱,静态:选择的对称关系在整个络筒过程中保持恒定;动态:选择的对称关系持续与左右侧直径关系相适配,筒子的对称关系,对称工序负载在不同筒子锥度下通过筒子宽度控制布纱杆的速度,密度是在整个筒子宽度上实现均匀的布纱,原则上以下数据适用于锥形筒子。
优选的,所述筒子宽度设定范围为0.5~2.0
优选的,所述筒子横动移位设定范围-5mm~+40mm纱。
优选的,所述布纱杆采用陶瓷材质,纱可以顺利通过布纱杆,起到减少毛羽的功效,织物表面有抗起球功效。
本发明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过络筒柔性物流减少纱线损伤的纱线生产系统实现了通过络筒柔性物流系统来减少纱线的损伤,从而提高纱线的抗起球性能,纱线可机洗,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及满足人们多功能使用的需求,拥有超群的经济效益,拓宽了纱线使用市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通过络筒柔性物流减少纱线损伤的纱线生产系统的模块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扬子纺纱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扬子纺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45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