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铬离子掺杂的锑酸盐近红外长余辉荧光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49901.0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6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庞然;苏江玥;李成宇;王朝伟;姜丽宏;张粟;李达;李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11/75 | 分类号: | C09K1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伟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掺杂 锑酸盐近红 外长 余辉 荧光 材料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Mg2‑2x‑yZnyInSbO6:xCr3+,xR+所示的铬离子掺杂的锑酸盐近红外长余辉荧光材料,本申请还提供了锑酸盐近红外长余辉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的锑酸盐荧光材料,激发带从240nm延伸到650nm,可被近紫外光有效激发,具有高达70.8%的内量子效率;在激发光的照射下发射近红外光,移走激发光源后,拥有近红外长余辉发光效果,可持续24小时。本发明所采用的制造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不需要在还原气氛之中煅烧,无废水废气排放,环境友好,重现性好,产品质量稳定,易于操作和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稀土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铬离子掺杂的锑酸盐近红外长余辉荧光材料。
背景技术
长余辉发光材料是一种新型的节能弱光照明材料,能有效的吸收紫外或者可见光,存储能量,并以光的形式将这些能量释放出来,广泛用于弱视照明、建筑物探伤、发光指示、交流LED、防伪以及生物荧光成像等领域。
在生物荧光成像领域,以近红外长余辉发光材料为荧光探针的成像技术,实现了体外激发和延迟检测,能够有效避免因原位激发给生物组织带来的光毒性,降低对生物体的伤害;因此,克服激发光杂散光及生物自身荧光对检测信号的干扰,提高检测结果的信噪比,是解决目前制约荧光生物成像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关键问题,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发光生物成像技术之一,应用于肿瘤细胞的检测、标识和药物示踪等研究领域,对肿瘤疾病的早期检测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发光波长位于生物组织最佳透过窗口的近红外材料的制备与其生物成像应用技术是目前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当前近红外长余辉发光材料多为Cr3+离子激活的镓酸盐或者锗酸盐,由于使用了含有镓和锗的化合物为原料,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制备和应用。因而,亟需研制成本低廉,余辉性能优异的近红外长余辉发光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铬离子掺杂的锑酸盐近红外长余辉荧光材料,该荧光材料具有高量子效率和较好的长余辉现象。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如式(Ⅰ)所示的铬离子掺杂的锑酸盐近红外长余辉荧光材料,
Mg2-2x-yZnyInSbO6:xCr3+,xR+ (Ⅰ);
其中,R选自Li、Na和K中的一种或多种;
0<x≤0.100,0≤y≤1.20。
优选的,所述R选自Li、Na或K。
优选的,0.0005≤x≤0.050,0≤y≤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9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黄芪扶正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