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检修填充式放残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6698.3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4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姜玉正;姜玉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华西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4 | 分类号: | C21B7/14;C21B7/12 |
代理公司: | 郑州龙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6 | 代理人: | 宋凯放 |
地址: | 451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检修 填充 式放残铁 方法 | ||
1.一种高炉检修填充式放残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前期准备:
a、确定高炉残铁口的位置、炉内残铁量和所需铁水罐的数量,
b、制作残铁沟,
c、制作残铁口工作平台,
d、由风口平台引压缩空气管道和氧气管道至残铁口平台备用,
e、清理炉底排水槽和高炉车间炉基积水,凡残铁流经的地面须保持干燥并铺上300mm厚干黄沙,有水沟和窨井的地方须加盖密封并排尽积水,在残铁口下方及周围、残铁沟下部及沿线铁路两侧、轨道满铺河砂,设置残铁坑,防止铁水外溢发生爆炸;
S2、放残铁操作:
a、预休风时加大开口机角度,使铁口角度逐渐加大,最终要确保铁口角度大于12°,预休风时放撇渣器,砂口眼前端用沙子堵,出最后一炉铁时,保证铁罐充足,出尽渣铁,
b、按照图纸尺寸标出割炉皮的尺寸,割冷却壁外面炉壳满足对接残铁沟,
c、高炉休风后,烧开残铁口部分的冷却壁,清理里面的碳捣料层和杂物,严禁向该部位打水清扫,炭砖表面测温后由停炉小组最终确认残铁眼位置,在残铁沟内位于残铁口的下方须砌筑耐火砖套,在残铁口须做好泥套,以防向下漏铁损坏炉皮发生爆炸,
d、向炉内钻炭砖,每钻200mm进行测温,孔道见红时停钻,改用氧气烧,烧开冷却壁后用风钻钻至温度显示750-800℃,改用氧气烧,直至残铁留出,用氧气管据高炉炉缸及侵蚀情况按8-15°角度斜向上不间断烧,
e、残铁流出后专人看护确保流入罐内,出现断流要及时捅开或用氧气烧开残铁口,保证残铁放净,
f、放残铁过程中及时取样化验,
g、根据放残铁量,确认残铁放净后,拉走铁水罐交后续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检修填充式放残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的c步骤前,须关闭炉内外包括气密箱在内的一切打水,炉顶、重力和干法除尘器氮气不停,确认已经关死所有漏水冷却壁通水,残铁口部位冷却壁已关死,拆除其管子用压缩空气吹干净冷却壁内残余水,确认高炉已经切断与煤气总网的联系,残铁口地面周围无积水,已经铺好沙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检修填充式放残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的b步骤中,首先将钢板制成槽状,内部衬砌耐火砖后,在砖上浇筑或捣打耐火材料,使用前需对残铁沟进行烘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炉检修填充式放残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厚度为8mm,残铁沟总厚度为350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炉检修填充式放残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的b步骤中,残铁沟跨过的水管须停水排空,对上半部管道进行耐材保护措施,残铁沟平台及两侧的管道、阀门和水泥立柱进行保护措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检修填充式放残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残铁口工作平台需安装牢固,平台上铺捣打料,平台设有上下安全走梯,走梯的坡度不大于45°。
7.如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一种高炉检修填充式放残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的b、c两步骤须在预休风前一天完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检修填充式放残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的d步骤中,在残铁口工作平台上位于残铁口两侧各设有一个氧气压力不小于0.1Mpa的高压氧气包,残铁口工作平台上安全位置另设3个低压氧气包,低压氧气包用于用氧气吹残铁沟内的凝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检修填充式放残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的c步骤中,确认第一段残铁沟三面与炉皮焊接,四周用捣打料捣实并烘干,用高密度粘土砖制作耐火砖套,与第一段残铁沟前端接触牢靠,砖缝隙须泥浆饱满,较大的缝隙用捣打料填实,所述泥套须外大里小,泥套外保证150*150mm,向里逐渐缩小,确保捣实烘干无缝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炉检修填充式放残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的d步骤中,钻炭砖时须外口开大,保持炭砖表面口不小于100mm且不大于1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华西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华西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669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