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囊内窥镜输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1711.6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7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孟科;闫斌;温静;李燕;王子恺;任荣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1/04 | 分类号: | A61B1/04;A61B1/005;A61B1/008;A61B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海曙甬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0 | 代理人: | 何健敏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囊 内窥镜 输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胶囊内窥镜输送装置,包括主机系统和近端手持驱动机构,所述主机系统包括集成主机,所述集成主机和近端手持驱动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二者的信号传输线,所述集成主机包括固定壳体、水气路、图像处理器和电源,所述水气路、图像处理器和电源安装在固定壳体底部内壁,主机系统还包括显示器,本发明半球包裹囊为气动夹持机构,可以适配不同规格的胶囊内窥镜,半球包裹囊与胶囊内窥镜接触位置设有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放置胶囊内窥镜过程中的压力变化,避免损伤组织,包裹囊上方集成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控,包裹囊安装到四向弯曲端,通过半球包裹囊的中孔可确保胶囊内窥镜完全释放到指定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胶囊内窥镜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胃镜检查是现代最常规的诊断手段,但该检查作为一种侵入式检查方式,存在出血、穿孔、心脑血管意外、交叉感染等并发症风险,以及检查过程中造成患者恶心、呕吐等不适的缺点。胶囊内窥镜因其在检查过程中患者的不适反应比较小,并发症风险低等优点而广泛被患者采用,但是在做胶囊内窥镜检查时由于个体差异化严重,使得相当一部分人群吞咽胶囊内窥镜存在很大困难,这就使得这些人不得不采用人工输送的方法来辅助胶囊内窥镜的吞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囊内窥镜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胶囊内窥镜输送装置,包括主机系统和近端手持驱动机构,所述主机系统包括集成主机,所述集成主机和近端手持驱动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二者的信号传输线,所述集成主机包括固定壳体、水气路、图像处理器和电源。
优选的,所述水气路、图像处理器和电源安装在固定壳体底部内壁,主机系统还包括显示器,显示器安装在固定壳体的上方,显示器的图像输入端和主机系统的图像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近端手持驱动机构包括远端胶囊内窥镜执行释放部分、远端弯曲部、输送软管和近端手持手柄,且近端手持手柄包括释放锁止杆、释放推杆、左右弯曲拨轮、上下弯曲拨轮、顶丝、弯曲部牵引丝和操作手柄。
优选的,所述操作手柄一端外壁安装在信号传输线一端外壁,且左右弯曲拨轮一端外壁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第一圆筒,所述上下弯曲拨轮的一端外壁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第二圆筒,左右弯曲拨轮的一端外壁开设有圆孔,且圆孔的直径与第二圆筒的外径一致,并且圆孔与第一圆筒同轴,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活动安装,第一圆筒贯穿操作手柄的一端外壁,所述第二圆筒与操作手柄的一端外壁形成转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操作手柄顶部开设有滑孔,且滑孔的两端内壁滑动安装有释放推杆,所述操作手柄一侧外壁开设有手柄口,且手柄口的内壁安装有方板,方板一侧外壁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转动安装有转动筒,转动筒的外侧壁与释放锁止杆固定连接,转动筒的一端套接有安装有输送软管。
优选的,所述远端弯曲部包括弯曲蛇骨和多个弯曲蛇骨牵引丝,多个弯曲蛇骨外侧壁固定有多个固定圆环,弯曲蛇骨牵引丝贯穿相对应的固定圆环,且输送软管远离转动筒的一端与弯曲蛇骨的一端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远端胶囊内窥镜执行释放部分包括半球包裹囊和活动安装在半球包裹囊一侧外壁上的胶囊内窥镜,所述半球包裹囊安装在弯曲蛇骨的一端,半球包裹囊和胶囊内窥镜之间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弯曲部牵引丝缠绕在第一圆筒的外壁上,且弯曲部牵引丝两个自由端分别固定在半球包裹囊面向弯曲蛇骨的外壁,且弯曲部牵引丝位于输送软管和弯曲蛇骨的内部,顶丝的两端分别与半球包裹囊和释放推杆相对应的外壁固定连接,顶丝位于输送软管和弯曲蛇骨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半球包裹囊背离弯曲蛇骨的外壁安装有摄像头。
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胶囊内窥镜输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17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