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轮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15087.1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32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斐;刘健;冯继凯;赵超;吕信志;宫世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小鸭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14;B21D3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融智邦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5 | 代理人: | 吴强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轮模具,其包括整体呈锥台型的旋转本体;所述旋转本体由洛氏硬度31‑35的45钢制成;所述旋转本体的锥台大头端角部为环状弧形的旋压工作面;所述旋压工作面的表面熔敷有洛氏硬度58‑62的金属涂层。本申请中旋压模具的主体部分采用硬度较低的45钢制成,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旋压模具的韧性,有助于其工作时减轻振动,而仅在其大头部角部的旋压工作面上熔敷硬度较高的金属涂层,提高工作部位的硬度,从而使得旋压模具兼具硬度和吸震能力,提高了旋转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如果金属涂层在后期发生脱离,也便于采用补涂方式进行修补,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轮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旋压成型在机械加工领域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尤其是在汽车零部件加工中使用较为普遍,例如轮毂等部件的成形工序。
现有的旋轮模具制作成本高,在发生损坏后无法修复,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轮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轮模具,包括整体呈锥台型的旋转本体;
所述旋转本体由洛氏硬度31-35的45钢制成;
所述旋转本体的锥台大头端角部(即外径较大的一端角部)为环状弧形的旋压工作面;
所述旋压工作面的表面熔敷有洛氏硬度58-62的金属涂层。
现有技术中,旋轮模具多采用Cr12MoV材质制成,材料成本高,若发生磨损无法修复,只能报废处理,维护成本太高。
本申请中旋压模具的主体部分采用硬度较低的45钢制成,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旋压模具的韧性,有助于其工作时减轻振动,而仅在其大头部角部的旋压工作面上熔敷硬度较高的金属涂层,提高工作部位的硬度,从而使得旋压模具兼具硬度和吸震能力,提高了旋转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如果金属涂层在后期发生脱离,也便于采用补涂方式进行修补,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优选地,所述金属涂层的厚度为0.5-2mm。
洛氏硬度58-62的金属涂层也属于现有技术,其可以是合金材料,也是热处理的钢材,例如,钨钴类硬质合金、钨钛钴类硬质合金或钨钛钽(铌)类硬质合金。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涂层为采用激光熔敷技术在所述旋压工作面形成的45钢涂层。
激光熔敷技术为现有技术,即利用激光将所述旋转本体的旋压工作面表面部分加热熔化至设定温度,然后采用局部淬火、退火等热处理措施在旋压工作面表面形成一个设定硬度的涂层。
锥台型的旋转本体两端包括直径较小的小端面和直径较大的大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本体包括邻接所述旋转工作面的大端面,大端面上在临近所述旋转工作面处设置有环形凹槽。
通过设置环形凹槽(即环形沉台)使得所述旋转工作面的弧形工作面无论是在旋转本体的轴向上还是径向上均凸出设置,从而避免在工作时产生干涉。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本体的旋转中心设置有安装轴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轴孔在大端面一侧的口沿处设置有安装沉台。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轴孔为锥形孔。可实现自我对中。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孔的锥度为1-5°。
进一步地,所述旋压工作面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小鸭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小鸭精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150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