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静脉识别模组及其识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2479.1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2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集团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2 | 分类号: | G06V40/12;G06V40/13;A61B5/00;A61B5/1171 |
代理公司: | 郑州三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5 | 代理人: | 袁宏伦 |
地址: | 46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识别 模组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静脉识别模组及其识别系统,涉及指静脉识别领域,针对指静脉识别速度慢、识别难度大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指静脉收集槽,所述指静脉收集槽的底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卡接有红外透镜,红外透镜远离指静脉收集槽的一侧通过光学胶水固定连接有滤光片。本发明通过利用指静脉收集槽底部的红外透镜将指腹的静脉搏动频率折射到滤光片上,而滤光片将静脉搏动频率投映到发光元件上,并通过发光元件将静脉搏动频率转化成光线的方式进行传输,不仅保障了静脉搏动频率录入传输的完整性,同时光学传输的效率更快,并且通过将光学传输的信息进行成像的方式录制进芯片的方式,降低了芯片的识别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静脉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静脉识别模组及其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指静脉识别是静脉识别的一种,首先通过指静脉识别仪取得个人手指静脉分布图,从手指静脉分布图依据专用比对算法提取特征值,通过近红外光线照射,利用CCD摄像头获取手指静脉的图像,将手指静脉的数字图像存贮在计算机系统中,将特征值存储,当指静脉识别运用在电脑主机上时,通过识别使用人员的指静脉信息判断是否开机。
而现有的运用在电脑主机上的指静脉识别装置对指静脉的录入和识别速度较慢,并且识别和录入的准确率较低,误差较大,进而加大了指静脉识别的容错率,同时指静脉识别装置多为单一芯片处理,处理识别效果差,而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现提出一种指静脉识别模组及其识别系统。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指静脉识别模组及其识别系统,本发明通过利用指静脉收集槽底部的红外透镜将指腹的静脉搏动频率折射到滤光片上,而滤光片将静脉搏动频率投映到发光元件上,并通过发光元件将静脉搏动频率转化成光线的方式进行传输,不仅保障了静脉搏动频率录入传输的完整性,同时光学传输的效率更快,并且通过将光学传输的信息进行成像的方式录制进芯片的方式,降低了芯片的识别难度。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指静脉识别模组及其识别系统,包括指静脉收集槽,所述指静脉收集槽的底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卡接有红外透镜,红外透镜远离指静脉收集槽的一侧通过光学胶水固定连接有滤光片,滤光片远离红外透镜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发光元件,发光元件远离滤光片的一侧卡接有感应单元,感应单元远离发光元件的一侧设置有电路集成面板。
可选的,所述指静脉收集槽内部开设的凹槽内部通过光学胶水粘连有图像采集单元,所述滤光片远离红外透镜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图像采集单元将光学信息转化成图像的形式进行识别,降低识别的难度。
可选的,所述感应单元靠近发光元件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顶部四周焊接有四块背光板,凹槽的内部设置有一块导光板,凹槽内部远离导光板的一侧设置有光感应单元,光感应单元远离导光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三根贯穿并延伸至感应单元外部的导光管,导光板将光线统一收集,而导光管将输出光线进行传输。
可选的,所述导光管位于感应单元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块成像面板,成像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线。
可选的,所述电路集成面板的顶部左侧设置有两块处理芯片,所述电路集成面板的顶部设置有五组电容,所述电路集成面板的右端设置有排线端口,排线端口的输出端与成像面板上的排线固定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如下的识别步骤:
①、手指指腹位置与图像采集单元的接触面接触并放置一段时间后,指静脉收集槽底部的红外透镜将指腹的静脉搏动频率折射到滤光片上,并通过滤光片将静脉搏动频率投映到发光元件上;
②、通过发光元件的漫反射光线将搏动频率传输到感应单元的内部,在经过导光板的折射后传输到光感应单元的收集面区域,并通过三根导光管将搏动信号传输到成像面板的内部,通过成像面板将搏动频率成像,而成像信息将通过排线输出到电路集成面板上的其中一块处理芯片进行比对和识别。
可选的,还包括指静脉信息录入步骤,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集团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黄河科技集团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24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雨防雷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 下一篇:定子、电机、压缩机和电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