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甲脒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1946.1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0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友;王勇;吴华;马志卿;冯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49/08 | 分类号: | C07D249/08;C07D403/10;C07D233/20;C07D245/02;C07D239/06;C07C257/18;A01N43/653;A01N43/50;A01N43/62;A01N43/54;A01N37/52;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孙雅静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甲脒类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苯甲脒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苯甲脒类衍生物的结构如式I或式II所示:
其中R1、R2、R3、R4和R5选自:
氢,氨基,卤素,硝基,苄基,未取代或经卤素、C1-2烷氧基中选出1~2个取代基取代的未取代或经卤素、硝基、C1-2烷氧基中选出1~3个取代基取代的C1-4烷基,未取代或经卤素、硝基、C1-2烷氧基中选出1~2个取代基取代的C1-3烷氧基,未取代或经卤素、羟基、C1-2烷氧基取代的苄基;
R6和R7各自独立为未取代或经卤素、羟基、C1-2烷氧基选出一个取代的直链或支链C1-18烷基;R6和R7其中一个为氢时,另外一个为未取代或经卤素、羟基、C1-2烷氧基选出一个取代的直链或支链C1-18烷基;
n=0、1、2、3或4。
2.苯甲脒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苯甲脒类衍生物的结构如式III、式IV、式V或式VI所示:
3.苯甲脒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式5a~5h所示:
4.苯甲脒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式8a~8j所示:
5.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苯甲脒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苄基1,2,4-三氮唑衍生物的合成:以三氮唑钾盐和对氰基卤代苄为原料,三氮唑钾盐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后,先在0~15℃的范围内分批或一次性加入对氰基卤代苄,后使其缓慢升温到25~60℃,继续反应8~24h后达到反应终点;
步骤二、苯甲基脒类衍生物的合成:将相应的取代苯甲腈在无水条件下与醇发生Pinner反应生成亚胺酯,然后再与相应的含有伯胺或仲胺的化合物反应得到相应的苯甲脒衍生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属的苯甲脒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氰基卤代苄为4-氰基氯化苄;
具体反应过程为:先将1,2,4-三氮唑和氢氧化钾溶于甲醇或乙醇中生成三唑钾,减压蒸出溶剂,再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产物后减压蒸出以除去残余的少量水分,再将其溶于干燥N,N-二甲基甲酰胺后,先在0~15℃的范围内分批或一次性加入4-氰基氯化苄后使其缓慢升温到25~60℃,继续反应8-24小时后达到反应终点;
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配比为:KOH:1,2,4-三氮唑:4-氰基氯化苄=2.0~3.5:1.2~1.5: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属的苯甲脒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二中,氮气气氛下,取代苯甲腈、四氢呋喃和乙醇混合均匀,-5℃低温反应;然后向混合物中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至饱和,保持通气温度不高于-2℃并防止空气进入反应体系,0℃下反应5h后使温度自然升温到室温反应4天;反应完毕后蒸除溶剂及重结晶后得到亚胺酯;
步骤二中与相应的含有伯胺或仲胺的化合物反应的有机溶媒为质量百分含量为99.9%的乙醇或者质量百分含量为99.9%的乙醇与无水甲苯、无水四氢呋喃或无水氯仿形成的混合溶剂;
具体的:将相应的含有伯胺或仲胺的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媒中形成反应溶液,在隔绝湿气的条件下将制备得到的亚胺酯溶于有机溶媒中,然后向其中滴加制备的反应溶液;滴加完毕后,于室温搅拌6h反应。
8.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苯甲脒类衍生物用于制备植物杀菌剂的应用。
9.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苯甲脒类衍生物用于制备抑制玉米大斑病菌、苹果腐烂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烟草黑胫病菌、辣椒疫霉病菌、烟草青枯病菌、猕猴桃溃疡病菌和/或水稻白叶枯病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农药的应用。
10.一种植物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苯甲脒类衍生物,质量百分含量为2%~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19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