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定位结构的管中管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1990.2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2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董健;孙启发;段建良;张雅丽;刘月明;高润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达科创(唐山)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瑞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61 | 代理人: | 韩凤颖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结构 管中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定位结构的管中管,包括内护管和外护管,所述内护管位于所述外护管的中空通道内且二者同轴心布置,所述内护管的外壁与所述外护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多个等长的支撑杆。本发明构思巧妙,结构紧凑合理,双层护管定位稳定牢固,且可实现反复缠绕和弯曲,连接强度大,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开采中使用的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定位结构的管中管。
背景技术
应用于电缆的双管结构中,现在主要的方式是先焊接完成一根管,然后把第一根管焊接入第二根管里面,里面的管采用自由态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两种问题:第一点是在井口内管不固定的时候,内管承重后会有脱落的危险;第二点是在管内自由态会与外管壁有摩擦或者震动,从而增加磨损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定位结构的管中管,解决现有技术自由态双管,存在脱落、摩擦及震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带定位结构的管中管,包括内护管和外护管,所述内护管位于所述外护管的中空通道内且二者同轴心布置,所述内护管的外壁与所述外护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多个等长的支撑杆。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焊接连接在所述内护管的外壁上,支撑杆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外护管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在一个轴截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呈圆周均布。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设置为圆柱体,且所述支撑杆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且呈圆周均布。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包括一体结构和分体结构两种方式,一体结构的支撑杆采用一个圆柱形的支撑杆本体;分体结构的支撑杆包括支撑杆本体和枕垫,所述枕垫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支撑杆本体的连接端上,所述支撑杆本体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内护管的外壁上,所述枕垫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外护管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枕垫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柔性材料包括聚氨酯、橡胶。
进一步的,所述内护管、外护管和支撑杆本体均采用高强度合金钢,所述支撑杆本体与所述内护管的外壁采用氩弧焊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撑杆本体与所述内护管、外护管连接端和抵接端的端面均设置为弧形。
进一步的,同一个截面上的所述支撑杆为一组,所述内护管和外护管沿轴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组支撑杆,相邻两组支撑杆之间的距离设置为0.3~1.2m,具体间隔设置为0.5m、0.8m或1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一种带定位结构的管中管,通过在内护管和外护管之间增加支撑杆,有效的形成定位支撑,消除了内护管的自由态时产生碰撞摩擦、震动的问题,同时外护管通过过盈挤压配合连接,消除滑脱的问题。本发明构思巧妙,结构紧凑合理,双层护管定位稳定牢固,且可实现反复缠绕和弯曲,连接强度大,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带定位结构的管中管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带定位结构的管中管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侧视图;(局部剖视)
附图标记说明:1、内护管;2、外护管;3、支撑杆;301、支撑杆本体;302、连接端;303、枕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带定位结构的管中管,包括内护管1和外护管2,所述内护管1位于所述外护管2的中空通道内且二者同轴心布置,所述内护管1的外壁与所述外护管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多个等长的支撑杆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达科创(唐山)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信达科创(唐山)石油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19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皱面料及其煮练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呼吸湿化治疗仪湿化量输出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