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二氧化碳-水溶液增加非固结砂岩储层渗透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1736.9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雷宏武;林红波;崔银祥;白冰;方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E21B49/00;E21B49/08;F24T50/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郭佳宁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二氧化碳 水溶液 增加 固结 砂岩 渗透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地热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二氧化碳‑水溶液增加非固结砂岩储层渗透性的方法;其实施系统分为CO2‑H2O溶液注入系统和CO2‑H2O溶液抽出系统;注入系统由CO2罐车、汽化器、增压泵和注水泵、混合器和井口密封法兰组成;抽出系统由潜水泵和气液分离器组成,抽出来的溶液作为回灌液继续注入储层;实施过程向目标储层注入CO2‑H2O溶液,然后焖井,使注入溶液在地热储层中向外运移,与储层岩石发生CO2‑H20‑岩石地球化学作用,从而改善储层渗透性;本发明解决了非固结砂岩储层不能采用高强度(如水力压裂、强酸酸化)改造增渗问题,显著提高储层渗透率,该方法简单有效,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热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二氧化碳-水溶液增加非固结砂岩储层渗透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持续再生能源,兼之其储量大、分布广、稳定可开采等特点,其开发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支持。根据地热储层的类型不同,其开采方式不同。对于地层连通性、渗透性好的地热储层,一般利用常规方式(单井、多井或是开采-回灌系统)进行开采,无需进行其它措施来改善储层条件;而对于连通性、渗透性差的地热储层,需通过压裂和/或酸化等工艺措施改善储层条件,进而进行开采。常规压裂手段诸如水力压裂、高能气体压裂等措施虽然能显著提高储层的渗透性,但耗资较大、对原环境破坏较大,并污染地下流体;更重要的是,这些方法对于非固结砂岩作用强度过大,容易导致钻孔坍塌、储层出砂等严重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利用二氧化碳-水溶液增加非固结砂岩储层渗透性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非固结砂岩储层不能采用高强度(比如水力压裂、强酸酸化)改造增渗问题,显著提高储层渗透系数,该方法简单有效,成本较低。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水溶液增加非固结砂岩储层渗透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础系统设置:
在井筒13中,将密封法兰12固定连接在井筒13的井口处,在井口处设置有第一温压传感器7,混合器11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井筒13内部连通,且在该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4;
步骤一,CO2-H20溶液抽出系统设计
CO2-H20溶液抽出系统包括储水箱10、潜水泵15、气水分离器17、水位监测仪16和第一取样口18,其中潜水泵15设置在井筒13内的水位14以下100-200m深度处,且其出口端通过第二阀门20与气水分离器17一端管路连接,且在该管路上设有第一液体流量计6、第二温压传感器21和第一取样口18,井筒13的井口处设有水位监测仪16;气水分离器17另一端与储水箱10管路连接,且在该管路上设有第二液体流量计22和第二取样口23,气水分离器17顶端管路连接有第一气体流量计24和第三取样口25;
步骤二,CO2-H20溶液注入系统设计
CO2-H20溶液注入系统由CO2注入端和H20注入端两部分组成,其中CO2注入端包括CO2罐车1、减压阀2、气化器3、增压泵5和第一单向阀8;其中减压阀2一端与CO2罐车1管路连接,另一端与气化器3管路连接,气化器3另一端与增压泵5通过第三阀门26管路连接,增压泵5另一端与第一单向阀8管路连接,且在增压泵5和第一单向阀8之间管路上接有第二气体流量计27和第三温压传感器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17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稻田病虫害综合绿色防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舞台影视灯的改进结构